【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非風論用藥佐使】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2 19:51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非風論用藥佐使】

景岳全書-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非風論用藥佐使


●凡非風而有兼證者,則通經佐使之法,本不可廢。

蓋其脈絡不通,皆由血氣。

血氣兼證,各有所因。

如因於風者,必閉鬱;因於寒者,必凝澀;因於熱者,必乾涸;因於濕者,必壅滯;因於虛者,必不運行。

諸如此者,皆能阻塞經絡。

此佐使之法,所以亦有不同也。

●凡風閉者,宜散而通之,如麻黃,桂枝,柴胡,羌活,細辛,白芷之屬是也。

寒凝者,宜熱而通之,如,椒,桂,附,乾薑之屬是也。

熱燥者,宜涼而通之,如芩,連,梔,柏,石膏,知母之屬是也。

濕滯者,宜溫利而通之,如蒼朮,厚朴,茵陳,萆薢,五苓之屬是也。

血滯者,宜活而通之,如芎,歸,牛膝,紅花,桃仁,大黃,芒硝之屬是也。

氣滯者,宜行而通之,如木香,香附,烏,沉,枳,藿之屬是也。

痰滯者,宜開而通之,如南星,半夏,牛黃,天竺黃,朱砂,海石,玄明粉之屬是也。

氣血虛弱者,宜溫補而通之,如參,耆,歸,朮,熟地,枸杞,牛膝之屬是也。

●凡此通經之法,若乎盡矣。

然虛實之異,猶當察焉。

蓋通實者,各從其類,使無實邪而妄用通藥,則必傷元氣,反為害矣。

通虛者,則或陰或陽,尤當知其要也:如參耆所以補氣,而氣虛之甚者,非薑附之佐,必不能追散失之元陽;歸地所以補精血,而陰虛之極者,非桂附之引,亦不能復無根之生氣;寒邪在經而客強主弱,非桂附之勇,則血脈不行,寒邪不去;痰濕在中而土寒水泛者,非薑附之暖,則脾腎不健,痰濕不除。

此通經之法,大都實者可用寒涼,虛者必宜溫熱也。

但附子之性剛勇而熱,凡陰虛水虧,而多熱多燥者,自非所宜;若無燥熱,但涉陽虛,而諸藥有不及者,非此不能達也。

古人云,附子與酒同功,義可知矣。

今人謂附子有毒,多不敢用。

不知制用得宜,何毒之有,此誠奇品,其毋忽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