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冬病夏治三伏貼】 [打印本頁]

作者: wzy_79    時間: 2012-9-2 16:42
標題: 【冬病夏治三伏貼】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9-2 18:44 編輯

冬病夏治三伏貼

 

【聯合報/林煥欽/衛生署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

 

端午後明顯感受溼熱的炎夏,進入夏至。

 

一提起夏至,許多人會想到三伏天,中醫養生「冬病夏治三伏天」,表示過敏性疾病多在夏季緩解,秋冬轉劇,因此在不發病、少發病的夏季貼藥,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及抗病力,減輕或防止秋冬發病,稱為「冬病夏治」。


冬天氣候寒冷、陽氣不足,過敏性疾病容易發生,如過敏性鼻炎、氣喘、咳嗽、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季容易感冒等,夏天則是這些過敏性疾病的緩解期。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陽氣旺盛,尤其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天氣最炎熱的日子,此時皮膚腠理開泄,若能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穴位敷貼,可扶正祛邪、增強身體免疫力及減少冬天發病次數,標本兼治。


三伏天可分伏初、中伏及末伏,每年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稱為初伏,第四個庚日以後稱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起始日。

 

因為每年的庚日不同,所以入伏的時間,每年也會不同,三伏天可能有30天,也可能40天。


每一個伏天為10天,但若夏至後有第五個庚日出現在立秋前,那年中伏天就有20天。


所以,去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但是今年的三伏天因適逢今年閏五月則有40天:

 

初伏為7月14~23日,中伏為7月24日~8月2日及8月3~12日,末伏為8月13~22日。


一般來說是以各伏的開始日為伏貼日;也就是說,初伏貼為7月14日、中伏貼為7月24日及8月3日、末伏貼為8月13日,所以今年的三伏貼應該有四天,而不是農民曆上的3天。

 

天干有十,三伏天是夏至後第3個、第4個庚日及立秋後第1個庚日,但為何三伏天不是夏至後第3個甲日、乙日或丙日,而是庚日呢?

 

因為庚日及肺在五行中都屬金,肺部疾病在庚日治療最好,這是三伏天選天干中的庚日而不選其他日的原因。


三伏貼在治療過敏性疾病有很好療效,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敷貼時有禁忌,像孕婦、發燒、咽痛、皮膚易過敏及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2歲以下幼兒及體弱老人等,都不適合做三伏貼療法。

 

敷貼時間最好以一到二小時為限,不宜過長,因為敷貼的藥物大多具有辛溫性及發泡性,敷貼時間過久,皮膚會產生刺激作用,易起水泡及搔癢不適,嚴重者可能留下痕跡。

 

三伏貼的治療需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一般民眾不要自己隨意敷貼,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引用: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07&f_SUB_ID=1346&f_ART_ID=20008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