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卷十三 疾病類 邪變無窮152】
(靈樞刺節真邪篇)
黃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或痒、或痺、或不仁,變化無窮,其故何也?
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一脈,猶言一經也。
邪氣,即下文之虛風也。
虛邪賊風,善行數變,故其為病則變化無窮。)
黃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
岐伯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
(真氣,即元氣也。
氣在天者,受於鼻而喉主之;在水穀者,入於口而咽主之。
然鐘於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氣;成於已生之後者,曰後天之氣。
氣在陽分即陽氣,在陰即陰氣,在表曰衛氣,在裡曰營氣,在脾曰充氣,在胃曰胃氣,在上焦曰宗氣,在中焦曰中氣,在下焦曰元陰元陽之氣,皆無非其別名耳。)
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
(從一方來,謂太一所居之方也。
風得時之正者,是為正風。
然正風實風本同一方,而此曰非實風者,以正風之來徐而和,故又曰正氣;實風之來暴而烈,故與虛風對言也。
按歲露論曰︰諸所謂風者,皆發屋折樹木揚沙石,此虛風實風之謂也。
詳運氣類三十五、六。)
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從沖後來者為虛風,其中人也甚,故深入不能自去。)
正風者,其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
(合而自去,謂邪與正合而正勝之,故自去也。)
虛邪之中人也,洒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摶於骨則為骨痺,摶於筋則為筋攣,摶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摶於肉,與衛氣相摶,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摶於皮膚之間。
(洒淅,寒栗也。
邪之中人,變不可測,故無分皮肉筋骨,著則為病也。
若與衛氣相摶,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皆邪氣也,何獨曰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蓋氣屬陽,人以氣為主,寒勝則陽虛,所重在氣也。
陽氣既虛,則陰寒摶聚於皮膚之間矣。)
其氣所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痒,留而不去則痺,衛氣不行則為不仁。
(邪之在表者其氣外發,或腠理開則汗為不斂,或毫毛動搖則毛悴而敗,或氣往來行則流而為痒,或邪留不去則痛而為痺。
若衛氣受傷,虛而不行,則不知痛痒,是為不仁。)
虛邪偏容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其邪氣淺者,脈偏痛。
(虛邪若中於半身,其入深而重者,則營衛衰,真氣去,乃發為偏枯。
若邪之淺者,亦當為半身偏痛也。)
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摶,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
(邪中於外者必寒,氣蓄於內者必熱,寒邪深入與熱相摶,久留不去,必內有所著,故寒勝則傷陽而為痛為枯,熱勝則傷陰而為膿 為腐;其最深者,內傷於骨,是為骨蝕,謂侵蝕及骨也。
蝕音食。)
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為筋溜。
(有所疾前筋,謂疾有始於筋也。
筋之初著於邪,則筋屈不得伸。
若久居其間而不退,則發為筋溜。
筋溜者,有所流注而結聚於筋也,即贅瘤之屬。
下仿此。
溜,力救切。)
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溜。
(邪有所結,氣必歸之,故致衛氣失常,留而不反則搐積於中,流注於腸胃之間,乃結為腸溜。
衛氣失常為病,詳針刺類二十六。)
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
(其有久者,必數歲而後成也。
然其始也,按之雖柔,或上或下,已有所結;及其久也,氣漸歸之,津液留之,復中邪氣,則易於日甚,乃結為昔瘤。
昔瘤者,非一朝夕之謂。
瘤音溜。)
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
(又有按之而堅者,其深中骨,是氣因於骨而然。
骨與氣並,其結日大,名為附骨疽也。)
有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
(又有結於肉中者,則宗氣歸之。
宗,大也,以陽明之氣為言。
邪留為熱,則潰腐肌肉,故為膿。
無熱則結為粉漿之屬,聚而不散,是為肉疽。)
凡此數氣者,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
(雖有常名而發無常處,無常處則形証亦無常矣,此所以變化無常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