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卷五 脈色類 逆從四時無胃亦死58】
(素問平人氣象論)
岐伯曰︰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
(素問平人氣象論。
陰病得陰脈,陽病得陽脈,謂之從,從者易已;脈病相反者為逆,逆者難已。)
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脈反四時及不間臟,曰難已。
(春得弦,夏得鉤,秋得毛,冬得石,謂之順四時,雖曰有病,無他虞也。
脈反四時,義如下文,及不間臟,皆為難已。
不間臟者,如木必乘土則肝病傳脾,土必乘水則脾病傳腎之類,是皆傳其所勝,不相假借,脈証得此,均名鬼賊,其氣相殘,為病必甚。
若間其所勝之臟而傳其所生,是謂間臟,如肝不傳脾而傳心,心不傳肺而傳脾,其氣相生,雖病亦微。
故標本病傳論曰,間者並行,指間臟而言也;甚者獨行,指不間臟而言也。
五十三難曰︰七傳者死,間臟者生。
七傳者,傳其所勝也。
間臟者,傳其所生也。
皆此之謂。
考之呂氏注五十三難曰︰間臟者,間其所勝之臟而相傳也。
心勝肺,脾間之;脾勝腎,肺間之;肺勝肝,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肝勝脾,心間之。
此謂傳其所生也。
其說亦通。
又玉機真藏論曰︰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即此不間臟之義也。
詳藏象類二十四。
間,去聲。)
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臟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
(逆,反也。
從,順也。
凡脈之逆從四時者,雖未有真臟之形見,若春夏以木火之令,脈當浮大而反見瘦小,秋冬以金水之令,脈當沉細而反見浮大者,是皆逆四時也。)
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風熱者,陽邪也,脈宜大而反靜;泄而脫血,傷其陰也,脈宜虛而反實;病在臟中,脈當有力而反虛;病在肌表,脈當浮滑而反澀堅者,皆為相反難治之証,亦猶脈之反四時也。)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人生所賴者水穀,故胃氣以水穀為本,而五臟又以胃氣為本。
若脈無胃氣,而真臟之脈獨見者死,即前篇所謂但弦無胃、但石無胃之類是也。
然但弦但石雖為真臟,若肝無氣則不弦,腎無氣則不石,亦由五臟不得胃氣而然,與真臟無胃者等耳。)
黃帝曰︰(素問玉機真藏論。)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者,是即六十一難所謂望聞問切之法也。
既得病情,便當速治,若後其時,病必日深,此切戒之詞也。)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形盛氣盛,形虛氣虛,是相得也。)
色澤以浮,謂之易已;(澤,潤也。
浮,明也。
顏色明潤者,病必易已也。)
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順四時者,其氣和,故可治。)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
(穀氣來也徐而和,故脈弱以滑者,是得胃氣,命曰易治也。)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形盛氣虛,氣盛形虛,皆為相失。
此下四節,皆言難治也。)
色夭不澤,謂之難已;(夭,晦惡也。
不澤,枯焦也。)
肺實以堅,謂之益甚;(邪氣來也緊而疾,故實以堅者,病必益甚。)
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脈逆四時,義如下文。)
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形氣色脈,如上四節之難治者,謂之四難。
必察其詳而明告病家,欲其預知吉凶,庶無後怨。)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
(春得肺脈,金克木也。
夏得腎脈,水克火也。
秋得心脈,火克金也。
冬得脾脈,土克水也。
加之懸絕沉澀,則陰陽偏絕,無復充和之胃氣矣,是逆四時之脈也。)
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
(此節與上文平人氣象論者略同。
蓋言脈與時逆者為難治,脈與証逆者亦難治也。
如病熱脈靜者,陽証得陰脈也。
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者,正衰而邪進也。
此義與前大同。
惟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與上文平人氣象論者似乎相反。
但上文雲病在中脈虛,言內積之實者,脈不宜虛也;此云病在中脈實堅,言內傷之虛者,脈不宜實堅也。
前雲病在外脈澀堅,言外邪之盛者,不宜澀堅,以澀堅為沉陰也;此言病在外脈不實堅,言外邪方熾者,不宜無力,以不實堅為無陽也。
四者之分,總皆正不勝邪之脈,故曰難治。
詞若相反,理則實然,新校正以謂經誤,特未達其妙耳。)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