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四十六 小兒雜病諸候二 四十七、瘧病候1559】
四十七、瘧病候
瘧病者,由夏傷受於暑,客於皮膚,至秋因勞動血氣,腠理虛而邪乘之,動前暑熱,正邪相擊,陰陽交爭,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陰陽更盛更虛,故發寒熱;陰陽相離,則寒熱俱歇。
若邪動氣至,交爭復發,故瘧休作有時。
其發時節漸晏者,此由邪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受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日晏。
其發早者,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二十二日入脊內,上注受於伏沖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受於缺盆之內,其氣既上,故其病發更早。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間日蓄積乃發也。
小兒未能觸冒受於暑,而亦病瘧者,是乳母抱持解脫,不避風者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