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古今名醫匯粹 卷五 病能集三 黃癉証78】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28 15:33
標題: 【古今名醫匯粹 卷五 病能集三 黃癉証78】

古今名醫匯粹 卷五 病能集三 黃癉証78

 

 

喻嘉言曰︰《金匱》云: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即消穀;緊則為寒,食即為滿。

 

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

 

風寒相搏,食穀則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結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癉。

 

此論內傷發黃,直是開辟。

 

蓋人身脾胃,居於中土。

 

脾之土,體陰而用陽;胃之土,體陽而用陰。

 

兩者和同,則不剛不柔,胃納穀食,脾行穀氣,通調水道,灌注百脈。

 

惟七情、飢飽、房勞,過於內傷,致令脾胃之陰陽不相協和。

 

胃偏於陽,無脾陰以和之,如造化之有夏無冬,獨聚其熱而消穀;脾偏於陰,無胃陽以和之,如造化之有冬無夏,獨聚其寒而腹滿。

 

其人趺陽之脈緊寒數熱,必有明征。

 

診其或緊或數,而知脾胃分主其病;診其緊而且數,而知脾胃合受其病。

 

法云精矣。

 

更有精焉,診其兩尺脈浮,又知兼傷其腎。

 

夫腎脈本沉也,何以反浮?蓋腎藏精者也,而精生於穀,脾不運胃之穀氣入腎,則精無俾而腎傷,故沉浮反浮也。

 

知尺脈浮為傷腎,即知趺陽脈緊為傷脾。

 

然緊乃肝脈,正仲景謂緊乃弦,狀若弓弦之義。

 

脾脈舒緩,受肝克賊則變緊。

 

肝之風氣,乘脾聚之寒氣,兩相搏激,食穀即眩。

 

是穀入不能長氣於胃陽,而反動風於脾陰,即胃之聚其熱而消穀者,亦特蒸為腐敗之氣,而非精華之清氣矣。

 

濁氣由胃熱而下流入膀胱,則膀胱受其熱,氣化不行,小便不通,一身盡黃。

 

濁氣由脾寒而下流入腎,則腎被其寒,而克賊之餘,其腹必滿矣。

 

究竟谷癉由胃熱傷膀胱者多,由脾寒而傷腎者,十中二三耳。

 

若飲食傷脾,加以房勞傷腎,其症必腹滿而難治矣。

 

黃癉由於火土之濕熱,若合於手陽明之燥金,則濕、熱、燥三氣,相搏成黃,其人必渴而飲水。

 

有此則去濕熱藥中,必加潤藥,乃得三焦氣化行、津液通,渴解而黃退。

 

渴不解者,燥未除耳。

 

然非死候。

 

又云癉而渴者難治,則更慮其下泉之竭,不獨云在中之津液矣。

 

仲景云諸病黃家,但利小便。

 

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 湯。

 

可見大法當利小便,必脈浮始可言表。

 

然癉症之脈,多有榮衛氣虛,濕熱乘之而浮,故用桂枝黃 湯和其榮衛,用小柴胡湯和其表裡,但取和法為表法,乃仲景之微旨也。

 

濕熱蒸而黃發,其當從下奪,亦須仿治傷寒之法,裡熱者始可用之。

 

重則大黃硝石湯,蕩滌其濕熱,如大承氣之例;稍輕則用梔子大黃湯,清解而兼下奪,如三黃湯之例;更輕則用茵陳蒿湯,清解為君,微加大黃為使,如梔子豉湯中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之例。

 

是則汗法固不可輕用,下法亦在所慎施。

 

以癉症多夾內傷,不得不回護之耳。

 

然癉症有濕多熱少者,有濕少熱多者,有濕熱全無者,不可不察也。

 

仲景慮癉病多夾內傷,故爾慎用汗、吐、下之法。

 

其用小建中湯,則因男子發黃而小便自利,是其裡無濕熱,惟以入房數擾其陽,致虛陽上泛為黃。

 

故不治其黃,但和榮衛,以收拾其陽,聽其黃之自去,即取傷寒邪少虛多,心悸而煩,合用建中之法以治之。

 

又有小便本黃赤,治之其色稍減,即當識其蘊熱原少;或大便欲自利,腹滿,上氣喘急,即當識其脾濕原盛;或兼寒藥過當,宜亟用小半夏湯溫胃燥濕。

 

倘更除其熱,則無熱可除,胃寒起而呃逆矣。

 

此又一端也。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

 

膀胱急,小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癉,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腹滿者難治。

 

夫男子血化為精,精動則一身之血俱動,以女勞而傾其精,血必繼之。

 

故因女勞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猶易治也;因女勞而成癉者,血淤不行,為難治矣。

 

甚者血瘀之久,而成血蠱,尤為極重。

 

非亟去其膀胱少腹之淤血,萬無生路。

 

然女勞癉蓄積之血,必非朝夕,峻攻無益。

 

《金匱》以硝石礬石散方,取藥石之悍,得以疾趨而下達病所。

 

硝石寒鹹走血,可逐淤,為君;礬石,本草謂能除錮熱在骨髓,用以清腎及膀胱臟腑之熱,並建消淤除濁之功,此方之極妙也。

 

朱丹溪曰︰癉病不必分五,同是濕熱,熱多加芩連,餘但以利小便為先,小便利黃自退矣。

 

趙羽黃曰︰黃癉之病,經云:中央色黃,入通於脾。

 

蓋脾屬土,色黃,外至肌肉,上應濕化。

 

今太陰邪氣熾盛,濕滯熱蒸,而不發,如 曲相似,遂成黃色,所謂病痛是也。

 

治法有汗、下之分,補、瀉之異焉。

 

今人治此,但用平胃、五苓、茵陳湯之類,清熱滲利之外,並無他說,雖然,其濕熱之甚於腸胃者,或可攻之,若鬱於肌膚之間而不得發越,過用疏利,則濕熱反內陷而不出矣。

 

仲景治身熱發黃者,有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一法,無非急解其表,令熱邪自外而散耳。

 

方論止知可降,而不知可升者,非理也。

 

至於素患脾虛,寒涼過甚,或小水清白,而大便微溏,力倦神疲,而脈細少食,皆太陰脾氣虛極,而真色外現之候也。

 

惟用補中益氣湯,略加車前、茯苓一二味。

 

熱勝者,連理湯尤宜。

 

今此每遇此症,不辨其孰實孰虛,在表在裡,概用寒涼通利。

 

詎知脾胃虛者不宜寒,寒之則中氣愈敗矣;脾胃弱者不宜降,降之則下多亡陰矣。

 

或攻或補,或升或降,惟隨時變通可耳。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