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古今名醫匯粹 卷三 病能集二 中滿69】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28 15:30
標題: 【古今名醫匯粹 卷三 病能集二 中滿69】

古今名醫匯粹 卷三 病能集二 中滿69

 

 

中滿 趙養葵曰︰中滿與鼓脹、水腫無異,然而不同者,中滿中空似鼓,虛滿而非實滿也。

 

大約脾腎兩虛所致,治者惟知泄水,而不知益胃,是以發而不能製也。

 

若真知為水濕之氣客於中焦,侵於皮膚,如水晶之光亮,手按之隨起者,《內經》去菀陳 、開鬼門、潔淨府之法,近如舟車丸、禹功散之類,一服而退,何誤之有?若久病大病後,或傷寒瘧痢後,女人產後,小兒痘後,與夫元氣素弱,概以前法施之,脾氣愈泄愈虛,不可復收矣,故治腫者先以補脾土為主。

 

或為喘滿,而又加純補,恐益 脹,必加行氣利水之品方妙,不知肺氣已虛,不可復行其氣;腎水已衰,不可復利其水。

 

純補之劑,初時似覺不快,過時藥力得行,漸有條理矣。

 

張仲景金匱腎氣丸,能補而不滯,通而不泄,為治腫之神方。

 

以中滿之病,原於腎中之火氣虛不能行水,此方以八味為主,以補腎中之火,則三焦有所稟命,而能行水。

 

又火能生土,土實而能製水矣。

 

如牛膝、車前二味,最為切當。

 

車前利小便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強陰益精;牛膝治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壯陽益精。

 

此方試之甚效,故詳著焉。

 

前所論症,乃治脾腎兩虛者。

 

至於純是脾虛,既以參 四君為主,亦須以八味丸兼補命門火,蓋脾土非命門不能生,虛則補母之義也。

 

喻嘉言曰︰從來腫病,遍身頭面俱腫尚易治,若只單單腹脹腫則難治。

 

遍身俱腫者,臟腑俱各有見症,故瀉肝、瀉肺、瀉膀胱、瀉大小腸之藥,間有取效之時。

 

而單單腹脹,則中州之地,久窒其四達之軸,而清者不升,濁者不降,互相結聚,牢不可破,實因脾氣之衰,而瀉脾之藥尚敢漫用乎?或謂腫為大滿大實,必從乎瀉,則病後腫與產後腫,將亦瀉之耶?世人過信劉張之學,以汗、吐、下三法劫除百病,罔顧元氣之羸劣。

 

所以凡用劫奪之藥,其始非不遽消,其後攻之不消矣,後再攻之,如鐵石矣。

 

不知者見之,方謂何物邪氣,若此之甚。

 

自明者觀之,不過為猛藥所攻,即以此身之元氣,轉與此身為難首,實有如驅良民為寇之比。

 

所以赤子盜兵,弄於潢池,稟其然哉。

 

惟理脾一法,可以行之。

 

故有培養一法,補元氣是也。

 

三法俱不言瀉,而瀉在其中,無餘蘊矣。

 

徐東皋曰︰經云臟寒生滿病,胃中寒則脹滿,太陰所至為中滿。

 

大抵脾濕有餘,無陽不能施化,如土之久於雨水,則為泥矣。

 

惟風和日暖,濕去陽生,自然生長也,治此宜以辛熱藥主之。

 

若濕熱,飲食有餘,脾胃充實者,可下。

 

如傷寒邪入於裡,而或腹滿堅實,大便硬結者,三承氣下之。

 

若因脾虛為主,少佐辛熱,以行壅滯之氣,庶使脾土旺健,脹滿營運,經所謂塞因塞用也。

 

張景岳曰︰腫脹之病,氣水二字足以盡之,能辨而知其虛實,無餘蘊矣。

 

病在氣分,當治氣為主;病在水分,則治水為先。

 

然氣水本為同類,故治水者當兼理氣,益氣化水自化也;治氣亦當兼水,以水行氣亦行也。

 

夫病在氣分者,因氣之滯,氣血之逆,飲食之逆,寒熱風濕之逆,氣虛不能運化之逆,但治節有不行者,悉由氣分作脹。

 

而虛實之治,反如冰炭,必詳辨之,乃能因機通變。

 

若病在水分者,以陰勝於陽,而肌膚皆腫,光薄明潤,且腫不速,每自下而上,腫有分界。

 

欲辨水氣之異者,須辨陰陽。

 

若病在氣分,陽症、陰症皆有之;若病在水分,則為陰症。

 

蓋陽旺則氣化,而水即為精;陽衰則氣不化,而精即為水。

 

水即身中之血氣,為邪為正,總在化與不化耳。

 

水不能化,因氣之虛,豈非陰中無陽乎?然水主於腎,氣主於肺,水清於下,而氣竭於上,所以下為腫滿,上為喘急,標本俱病,危斯亟矣。

 

此宜速救本原,若作實喘,猶然泄肺,無不敗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