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婦科心鏡 婦人滯下候2344】
古之滯下之病,即今之赤白痢疾者是也。
治此者,當審貧富而別病機。
貧人之婦,未有不因外感寒、暑、燥、濕、風、火之氣而傷於脾胃。
脾胃既傷,而又內傷飲食勞倦,不能克化,致令積滯而成滯下。
富家婦女,盡是膏粱之變,兼受外邪,內傷生冷濕熱之邪而成滯下。
古人云︰無積不成痢者,此也。
凡滯下多生於秋後,何也?脾胃久傷,飲食之積至夏秋之間,復感暑濕之邪,觸動而作。
其始,腹痛洞瀉,瀉後裡急後重,欲去不去,欲下不下,故曰滯下。
今概雲痢,世俗之稱也。
其証或紅或白,或紅白雜下,甚者一日一夜常行百度。
其始作者,若是貧家,不論虛實,當先用神朮散,發散外感、六淫之邪氣,次服感應丸、承氣湯之類,逐其內邪。
內邪既去,再服平胃、五苓之類,調和中氣,未有不效者也。
若是富室,當先用感應丸、木香檳榔丸、山楂神曲麥芽湯之類,消導積滯,次用香連丸、黃連解毒湯,五苓散之類調和中氣,亦未有不安者也。
惟妊娠之婦,不可峻下,比之常婦,減藥之半而下之,亦無傷於胎孕也。
若不微下,其積不去,而痢終莫能止,此又量人之虛實輕重而施之可也。
凡滯下,曾通利消導數次,久不已者,此為氣虛滑脫。
經曰︰下者舉之,滑者澀之。
此時當以升提固澀之劑,如補中益氣湯倍加升麻、固腸丸之類,無不速效。
醫者以此推治,大人、小兒,亦無逾於此也。
神朮散 治貧婦外感之邪,復傷脾胃作痢,及傷寒頭痛,項背拘急,鼻流清涕,先用此發散。
蒼朮(半斤) 本 川芎(各三兩) 羌活(二兩) 甘草 細辛(各八錢) 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二片、蔥一根,煎七分,稍熱服,要取微汗。
六神丸 治赤白痢疾。
神曲 麥芽 茯苓 黃連(赤者加倍) 廣木香 枳殼(炒,各等分)為細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兼下,甘草乾薑湯下。
急用時,不暇丸,煎湯空心服亦可,名六神湯。
感應丸、承氣湯並治滯下,積宿一服,不愈再一服,必愈。
其不愈者,用和氣分利藥。
(方見前滯下門。)
香連丸、胃苓湯、固腸丸、斗門散(並見前門。)
調中湯 治滯下,以兼通利消導,但似瀉非瀉,似痢非痢宜此。
葛根 黃芩 白朮 桔梗 本 赤芍藥 白芍藥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服。
參香散 治男婦小兒陰陽不和,冷熱相搏,積痢赤白,日夜無度,裡急後重,臍腹疼痛,水瀉腸鳴,久久注下,冷氣積滯,並可治之。
罌粟殼(製) 陳皮 粉草(各一兩) 濃朴(製,半兩) 青皮 白薑(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陳米飲調下。
忌生冷油膩、酒麵炙爆。
豆蔻餅 治赤白痢疾,臍腹疼痛,水瀉腸鳴,久而不愈,虛寒下脫。
罌粟殼(製) 白芍藥 黃耆(二錢) 陳皮 青皮 木香 訶子 肉豆蔻(煨)人參(各錢半) 羌活 當歸(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
每服二丸,水一盞,煎八分,空心溫服。
石蓮子散 治噤口痢如神。
石蓮子(半兩) 石菖蒲 人參(各二錢) 上為細末,分作三服,不拘時陳米飲調下。
三黃熟艾湯 治傷寒四、五日後,大下熱痢,諸藥不效,宜此。
黃芩 黃柏 黃連(各一錢) 熟艾(一圓,核桃大小) 上水盞半,棗一枚,煎八分服。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