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夏季腹瀉種類知多少】
[打印本頁]
作者:
wzy_79
時間:
2012-8-26 20:44
標題:
【夏季腹瀉種類知多少】
【
夏季腹瀉種類知多少
】
一般每日大便3次以上,並且是稀便就稱之為腹瀉。
醫生提醒說,夏季是腹瀉病的高發季節,由於引起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需要針對病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千萬不能一腹瀉就用抗生素,否則會造成不良後果。
細菌性痢疾
病因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
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污染的飲料等就可能發病。
痢疾桿菌進入體內後,侵入結腸黏膜上皮細胞,破壞細胞的屏障,使結腸黏膜發生潰瘍、脫落、出血。
症狀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腹痛。
結腸黏膜潰瘍、脫落、出血形成的膿血與腸道內的糞便一起排出,呈膿血樣大便。
患者有肛門墜脹、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覺。
這是因為痢疾桿菌主要侵犯乙狀結腸和直腸,人的直腸壁內有脹滿感覺感受器,炎症會對感受器產生刺激,使人總有便意,但每次排出的量並不多,醫學上稱裡急後重。
對策腹瀉患者,特別是出現膿血便者要及時化驗大便,一旦確診要及時用抗生素治療。
有痙攣性腹痛者,不可隨意使用解痙劑或抑制腸蠕動的藥,以免導致大量毒素和細菌滯留在腸道而加重中毒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菌痢病人特別是兒童,沒有腹瀉症狀,卻表現為高燒、嗜睡、面色蒼白、四肢厥冷、陣陣抽風、血壓下降等症狀,通過糞便化驗才證實是患了菌痢,這便是中毒型菌痢。
由於中毒型菌痢來勢兇猛,在發病初24小時內變化急劇,延誤診治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在夏季遇到突發高燒、血壓下降、呼吸循環衰竭而找不到病因時,即使沒有腹瀉也要警惕是中毒型菌痢,可採用灌腸的方法獲取糞便進行化驗來確診。
病毒性腹瀉
病因大多由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直接侵襲腸黏膜,使受損的腸絨毛變平變短,吸收面積減少,吸收功能發生障礙而導致腹瀉。
症狀 大便稀薄。
兒童的病毒性腹瀉,大便會稀得像蛋花湯似的,每天五六次,同時會伴有發熱和食慾減退。
對策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病毒的藥物。
同時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服用口服補液鹽。
此外,要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麵條、米粥、肉湯等。
因為進食太少,患者處於飢餓狀態,會引起腸蠕動增加和腸壁消化液分泌過多而加重腹瀉。
不能亂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會殺病毒。
同時,在人的腸道中生長著許多種細菌,它們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腸道內形成一種相對平衡的生態環境,維護著人體的健康。
亂用抗生素,會把對人體有益的細菌殺死,導致菌群失調,那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條件致病性大腸桿菌等會失去製約,乘機大肆繁殖,引起菌群失調性腹瀉。
不潔食物引起腹瀉
病因食物被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污染後變質,人體攝入這些食物後發病。
症狀糞便稀軟或呈水樣,排出量大,每日數次甚至十數次,極易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這種腹瀉是細菌毒素引發細胞分泌功能亢進、大量腸液聚積於腸腔所致。
患者常伴有噁心、嘔吐、左下腹痛等症狀。
對策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腸道感染的藥物,以抑制腸道細菌而達到止瀉的效果。
有人急於服用止瀉藥,認為只要止住腹瀉就好了。
其實不然。
因為服用止瀉藥後,表面看來大便次數減少了,腹瀉緩解了,但這樣會使病原微生物滯留在腸道內不被排出,導致細菌等產生的大量毒素被腸黏膜吸收,引起嚴重後果。
受冷引起腹瀉
病因食入過多冷飲冷食、在空調房穿露臍裝,或在健身運動後洗冷水澡等都容易引起腹瀉。
症狀有臍周疼痛、腸鳴,排出稀水樣黃便。
多數患者排出幾次後可自愈,也有多達十來次的。
對策這種腹瀉是因腸道受到寒冷刺激後蠕動加快,進食的水分來不及吸收,形成稀便排出體外。
預防的關鍵是注意腹部保暖,進食冰箱冷食要有節制。
疼痛厲害時可以用些解痙藥或收斂藥。
如水瀉次數較多,可以口服補液,以補充水、鹽。
不必使用抗生素。
消化不良腹瀉
病因因進食過多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
症狀患者排出溏薄酸臭的大便,伴有噁心、噯氣、腹脹、排臭屁等等。
對策應節制飲食並服用含有消化酶的製劑。這種腹瀉並非腸道細菌感染所致。
如果服用抗生素不僅無效,還會破壞原來腸道菌群的平衡,甚至可能繼發真菌性腸炎、偽膜性腸炎等。
如患者有慢性胰腺炎、膽囊炎病史,應考慮是否脂肪性腹瀉,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解放日報 )
引用:
http
://www.huaxia.com/zt/sh/07-050/598629.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