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古今醫統大全 脾胃門 病機1010】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25 20:22
標題: 【古今醫統大全 脾胃門 病機1010】

古今醫統大全 脾胃門 病機1010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

 

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

 

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中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 也。

 

叔和云︰多食亦飢者虛,此之謂也。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

 

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

 

《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

 

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

 

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

 

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情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

 

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

 

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

 

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証。

 

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正發汗也,為助陽也。

 

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

 

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証。

 

此陽氣衰弱,不能生發,不當於五臟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法用藥耳。

 

若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

 

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落,從黃耆建中湯。

 

脈虛血弱,於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証中加之。

 

或真氣虛弱及氣短脈弱,從四君子湯。

 

或渴或小便閉澀赤黃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二味加正藥中。

 

以上五藥當於本証中隨所兼見証加減。

 

假令表虛自汗,春夏加黃,秋冬加桂。

 

如腹中急縮,或脈弦,加防風;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狹或氣短者亦加之,腹滿氣不轉者勿加。

 

雖氣不轉,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濃朴以破滯氣。

 

然亦不可多用,於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

 

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

 

如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

 

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敢犯也。

 

腹中窄狹及急縮者去之,及諸酸澀藥亦不可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

 

甘草作甘,甘者己也。

 

曲直作酸,酸者甲也。

 

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

 

腹痛兼發熱,加黃芩。

 

惡寒或腹痛覺寒,加桂。

 

怠惰嗜臥有濕,胃虛不能食,或沉困,或泄瀉,加蒼朮。

 

自汗加白朮。

 

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

 

氣盛者加赤茯苓、縮砂仁。

 

氣復不能轉運有熱者,微加黃連,心煩亂亦如之。

 

小便少者加豬苓、澤瀉。

 

汗多津液竭者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欲自行也。

 

不渴而小便閉塞不通,加炒黃柏、知母。

 

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澀者加澤瀉。

 

且五苓散治口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証,用炒黃柏、知母以除腎中燥熱。

 

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

 

只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

 

心臟熱者用錢氏方中導赤散。

 

中滿而腹脹者加濃朴。

 

氣不順加橘皮。

 

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

 

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苓加黃 以補之。

 

如腹中氣不轉者,更加甘草一半。

 

腹中刺痛,或周身痛者,或裡急者,腹中不寬快是也。

 

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血虛即裡急。

 

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

 

頭痛者加川芎。

 

若頭痛加細辛,此少陰頭痛也。

 

發脫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

 

予平昔調理脾胃虛弱,於此五藥中加減。

 

如五臟証中互顯一二証,各對証加藥,無不驗。

 

然終不能使人完復。

 

後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沖三脈為邪,皆胃氣虛弱之所致也。

 

法雖依証加減,立方料病,不依《素問》法度耳。

 

是以檢討《素問》《難經》及《黃帝針經》中說脾胃不足之源,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沉法,隨証用藥治之。

 

蓋脾胃不足,不同餘臟,無定體故也。

 

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

 

經言︰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

 

至而不至者,謂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與小腸來乘脾胃也。

 

脾胃肺中見浮大而弦,其病或煩躁悶亂,或四肢發熱,或口苦舌乾咽乾。

 

蓋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

 

四肢者,脾胃也。

 

火乘之,故四肢發熱也。

 

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

 

病患自以為渴,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煩渴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致危亡。

 

經云︰虛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也。

 

甘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之藥為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

 

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火旺,則肺金受邪。

 

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

 

母者肝木也。

 

肝木旺,則挾火勢,無所畏懼而妄行也。

 

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沉重,走注疼痛。

 

蓋濕熱相搏,而風熱而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

 

或多怒者,風熱下陷於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內障者。

 

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

 

脈者血之府也。

 

或云︰心主血。

 

又云︰肝主血。

 

肝之竅開於目也。

 

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四肢滿閉轉筋,皆肝木太盛而為邪也。

 

或生痿,或生痺,或生厥,或中風,或生怒,或作腎痿,或為上熱下寒,為邪不一,皆風熱不得升,而木火遏於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肅之氣傷,或胸滿少氣短氣者。

 

肺主諸氣,五臟之氣皆不足而陽道不行也。

 

或咳嗽寒熱者,濕熱乘其內也。

 

所不勝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

 

故邪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痰為嗽為涕為嚏,為水出鼻也。

 

一說下元土盛克水,至督任沖三脈盛,火旺煎熬,令水沸騰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於口也。

 

下行為陰汗,為外腎冷,為足不任身,為腳下隱痛。

 

或水附木勢,而上為眼澀,為眵,為冷淚。

 

此皆由肺金之虛而寡於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

 

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

 

故九竅不通。

 

諸陽氣根於陰血中,陰血受火邪則陰盛,陰盛則上乘陽分而陽道不行,無生發升騰之氣也。

 

夫陽氣,走空竅者也;陰氣,附形質者也。

 

如陰附於土,陽氣升於天,則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非獨用也;復有甘苦大寒之劑,亦非獨用也。

 

以火酒二製為之使,引苦甘寒藥至頂而復入於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

 

(陽分奇,陰分偶。

 

)瀉陰火以諸風藥,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陰分。

 

末用辛甘溫藥按其升藥,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

 

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道升浮也。

 

浮者,陽氣散滿毛皮,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

 

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肺。

 

食入則昏冒欲睡,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

 

是知升發之氣不行者,此也。

 

經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病患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小便。

 

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乾,是陰氣太盛,其理甚易知也。

 

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有是者,乃脾胃虛;無是,則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