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疸証門 藥方954】
羅謙甫云︰六月時雨淋漓,人多病瘟疫。
一人因勞役過度,渴飲涼茶及食冷物,遂令腹痛,肢節亦疼,身體沉重,腹滿不食。
以為外感傷重,通聖散服,添身體困甚。
醫治之以百解散發其汗。
越四日,以小柴胡湯二服後加煩躁;抵六日,以三一承氣湯下之,煩躁又甚;又投白虎加人參湯、柴胡飲子之類,病愈增。
又易醫,用黃連解毒湯、朱砂膏服至十七日後,病勢稍增傳變,身目似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而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譫語自汗,小便利,大便秘,面不赤,命予治之。
診其脈緊細,按之虛空,兩寸脈短不及本位。
此証得之因熱而飲冷,加以寒藥過度,助水乘心及木侮土。
先因其母,凌傳於子。
經云︰傳所不勝,乘其所勝也。
時復淋雨,乃寒濕相合,此証陰証發黃明也。
予以茵陳附子乾薑湯主之。
經云︰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住以苦辛;濕淫所勝,治以苦熱,以淡滲之,以苦燥之。
附子、乾薑辛甘大熱散黃治寒,故以為主;半夏,草豆蔻辛熱,白朮、陳皮甘溫健脾燥濕,故以為臣;生薑辛溫以散之,澤瀉甘平以滲之,枳實微苦寒瀉其痞閉,茵陳微苦寒,其氣輕浮,佐以薑附,能去膚膜間之寒濕而退其黃,故為佐使也。
煎服一劑,前証減半,再服悉去。
又以理中湯服之。
數日氣得平復。
或者難曰︰發黃皆以為熱。
今暑隆盛,又以熱藥治之,何也?予曰︰理所當然。
熱因寒用,非為時也。
始雖陽証,過用寒涼,如為濕熱,終為寒濕,非急反者,不能治也。
茵陳附子乾薑甘草湯因服寒藥過度,身目俱黃,皮冷心下痞,眼澀不開,自汗,小便利。
熟附子(三錢) 乾薑(炮二錢) 茵陳(錢半) 草豆蔻(一錢,面包煨) 茯苓(五分)枳實 澤瀉(各五分) 白朮(五分) 半夏(製) 陳皮(三錢) 水盞半,薑五片,煎八分服。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