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古今醫統大全 傷寒門 証候739】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25 18:44
標題: 【古今醫統大全 傷寒門 証候739】

古今醫統大全 傷寒門 証候739

 

 

傷寒厥証,手足厥冷是也。

 

陽氣伏藏,陰氣越出,陰陽不相接順,所以厥也。

 

陽氣內陷,熱氣逆伏,而手足厥冷也。

 

先熱而後厥者,熱伏於內也;先厥而後熱者,陰退而陽氣得復也;始得便厥者,是陽氣不足而陰氣勝也。

 

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

 

若發熱七八日身冷,此名臟厥,難治。

 

有冷厥,有熱厥,若未辨陰陽,且與四順丸試之。

 

《直指》云︰厥証未辨疑似,且與理中丸試之,陽厥則有熱,陰厥則無熱,此可明矣。

 

厥為陰之盛也,若更加之惡寒而蜷者,陰氣之極也。

 

初厥脈遲沉而弱,下利清穀,或惡寒蜷臥,煩躁不利,手足厥冷不知人,皆為惡候,難治。

 

【溫】病四肢逆冷,脈沉而細,足蜷臥而惡寒,引衣自覆,不飲水,下利清穀而厥者,陰厥也,四逆湯。

 

厥逆脈不至者,通脈四逆湯。

 

寒厥脈伏接遲弱,陰氣勝,陽不得復,厥多熱少,理中湯。

 

手足指頭微冷謂之清。

 

(方同上。)寒熱而厥,面色不澤,昏昧,當用錦衣包手足溫,必大汗而解也,急服五味子湯。

 

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

 

無熱而厥,當歸四逆東加吳茱萸生薑、白通湯、附子湯,隨宜選用。

 

【補】厥而有熱者,黃 人參建中湯。

 

熱厥必四五日才發,半日之間,熱復來也。

 

發熱日多厥者少,病自愈。

 

外証多,昏憒,脈雖伏按之,數而有力,治法兼下解例中用。

 

【清解】厥而渴者,白虎湯。

 

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悶,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必是有正汗也,麻黃桂枝各半湯。

 

厥而心下悸,先治其水,茯苓甘草湯。

 

厥而惡熱,不眠譫語,白虎湯。

 

【吐】諸陽受氣於胸,邪氣留客,則陽氣不得敷施,而手足為之厥,脈乍緊,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病本在胸中,當吐之,瓜蒂散。

 

【下】先發熱而後厥者,揚手擲足,煩躁飲水,畏熱頭汗,大便秘,小便赤,怫昏憒,當下失下,氣血不通,所謂熱深厥亦深也,大柴胡湯、小承氣湯。

 

厥而脈沉滑,頭面有汗,指甲爪溫,皆陽實伏熱在內也,大小調胃承氣等湯。

 

【灸】脈促寒厥,灸太溪。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