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之十-腸癰証治】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8-23 09:28
標題: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之十-腸癰証治】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之十-腸癰証治

 

腸癰証治癰疽初無定處,隨其所發即命名,在外則為發背、發腦;在內則為腸癰、內癰、心癰、腎癰、肺癰、臍癰等。

 

治得其法則生,失法則死。

 

外証易識,內証難明,不可不備述也。

 

腸癰為病,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聚積,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膿,久積陰冷所成也,故《金匱》用附子溫之。

 

小腹腫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調,發熱,身無汗,複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

 

此以內結熱所成也,故《金匱》用大黃利之。

 

甚者,腹脹大,轉側聞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從臍出,或大便出膿血,不治必死。

 

其如五內生瘡,亦止分陰陽利而已,不比外癰,須依四節八事之次第也。

 

《千金》引官羽林婦病,醫診之,其脈滑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敗濁,少腹痞堅,小便或澀,或複汗出,或複惡寒,膿為已成,設脈遲緊,即為瘀血,血下即愈。

 

更《內經》所載,有積病。

 

比見有得之二三年,遍身微腫,續乃大腸與臍連日出膿,遂致不救,此亦腸癰之類也,不可不審。

 

薏苡仁附子敗醬散治脈數,身無熱,腹無積聚,按之濡,此為腸癰。

 

薏苡仁(二兩半) 附子(炮,半兩) 敗醬(一兩一分) 上銼散。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小便利為效。

 

大黃牡丹湯治腸癰,小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複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

 

大黃(半兩,蒸) 牡丹皮(一錢一字) 桃仁(半兩,去皮尖) 瓜子(三分) 芒硝(二錢) 上為銼散,作一服。

 

以水三盞,煎取八分盞,去滓,入芒硝,再煎沸,頓服,不以時。

 

薏苡仁湯治腸癰,腹中 痛,煩熱不安;或脹滿不食,小便澀。

 

婦人產後虛熱,多有此病,縱非癰,但疑是,便可服,就有差互,亦無害。

 

薏苡仁(五兩) 牡丹皮 桃仁(各三兩) 瓜瓣仁(四兩) 上為銼散。

 

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時。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