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竹瀝】
本草備要 木部 竹瀝 瀉火、滑痰、潤燥
甘寒而滑。
消風降火,潤燥行痰,養血益陰,竹之有瀝,猶人之有血也,故能補陰清火。
利竅明目。
治中風口噤,痰迷大熱,風痙癲狂,煩悶 產乳方,妊娠苦煩,名子煩。
竹瀝不限多少,細服。
(梅師)加茯苓煎。
消渴,血虛自汗。
然寒胃滑腸,有寒溼者勿服。
(經疏云)中風要藥。
凡中風未有不因陰虛火旺,痰熱壅結所致,如果外來風邪,安得復用此寒滑之藥治之哉?
(丹溪曰)痰在經絡四肢,皮裏膜外者,非此不能達行。
(又曰)味甘性緩,能除陰虛之有大熱者,寒而能補,胎後不礙虛,胎前不損子,世人因本草大寒二字,棄而不用,然人食筍,至老未有因寒而疾者,瀝即筍之液也。
又假火而成,何寒如此之甚耶?
(治法云)竹瀝和米煮粥,能治反胃。
竹類甚多,淡竹肉薄,節間有粉,多汁而甘最良。
菫竹堅而節促,皮白如霜。
苦竹本粗葉大,筍味苦,入藥惟此三種,功用略同。
薑汁為使。
薑能除痰,且濟其寒。
「竹茹」即刮取青皮。
「竹瀝」如取荊瀝法。
「筍尖」發痘瘡。
(本草)未載。
(昂按)筍蕨多食皆能燥血。
故筍有「刮腸篦」之名,惟同肉煮食則無害也。
引用:http://www.tchaa.org.tw/u3/book1/bok2412.htm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