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鑒 卷九 驚癇治驗213】
魏敬甫之子四歲。
一長老摩頂授記。
眾僧念咒。
因而大恐。
遂驚搐。
痰涎壅塞。
目多白睛。
項背強急。
喉中有聲。
一時許方省。
後每見衣皂之人。
輒發。
多服朱、犀、龍、麝鎮墜之藥。
四十余日。
前證仍在。
又添行步動作神思如痴。
命予治之。
診其脈沉弦而急。
黃帝針經云。
心脈滿大。
癇螈筋攣。
又肝脈小急。
癇螈筋攣。
蓋小兒血氣未定。
神氣尚弱。
因而驚恐。
神無所依。
又動於肝。
肝主筋。
故癇螈筋攣。
病久氣弱小兒。
易為虛實。
多服鎮墜寒涼之藥。
復損其氣。
故行步動作如痴。
內經云。
暴攣癇眩。
足不任身。
取天柱穴者是也。
天柱穴乃足太陽之脈所發。
陽癇附而行也。
又云。
癲癇螈 。
不知所苦。
兩蹺主之。
男陽女陰。
潔古老人云。
晝發取陽蹺申脈。
夜發取陰蹺照海。
先各灸二七壯。
陽蹺申脈穴在外踝下容爪甲白肉際陷中。
陰蹺照海穴。
在足內踝下陷中是也。
次與沉香天麻湯。
服三劑而痊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