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義-卷上-論瘰癧治法】
論瘰癧治法夫瘰癧之病,其名甚多。
《巢氏病源》載之三十六種,《千金》、《聖惠》所論瘰癧九論,說有風毒、熱毒、氣毒之異,瘰癧、結核、寒熱之殊。
其本皆由恚怒氣逆,憂思過甚,風熱邪氣內搏於肝。
蓋怒傷肝,肝主筋,故令筋蓄結而腫,其候多生於頸腋之間,結聚成核。
初如豆粒,後若梅李,累累相連,大小無定。
初覺憎寒壯熱,咽項強痛,腫結不消者,當便服五香連翹湯或牡蠣大黃湯,疏下三兩行,於上貼十香膏、烏犀膏及用淋 腫湯、潰毒湯,時復淋 。
如此救療,即得消散;若未消散,可服內消丸或皂角丸之類,漸以求瘥;若結深硬,荏苒月日,不能內消者,久必成膿;若腫高而稍軟,其人面色萎黃,皮膚壯熱上蒸,膿已成也,可以針決核中,令其潰散,則易愈也。
治法如瘡法,於瘡口中用追毒蝕肉鋌子之,於上用烏犀十香膏等貼之,及托裡之劑和之。
經久不瘥,或愈而復發,或別處自穴膿水透出,流津不止,肌體羸瘦者,變成九 。
《內經》曰︰陷脈為 ,留連內腠。
即此病也,可用蒜餅子灸之,然後瘡口上用紫金散、翠散等,於上 貼膏藥求瘥。
其將護忌慎,治療用法,無造次焉。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