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 卷五 扁鵲陰陽脈法第二35】
脈,平旦曰太陽,日中曰陽明,晡時曰少陽,黃昏曰少陰,夜半曰太陰,雞鳴曰厥陰,是三陰三陽時也。
少陽之脈,乍小乍大,乍長乍短,動搖六分。
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陽之脈,洪大以長,其來浮於筋上,動搖九分。
三月、四月甲子王。
陽明之脈,浮大以短,動搖三分。
大前小後,狀如科斗,其至跳。
五月、六月甲子王。
少陰之脈緊細,動搖六分。
王五月甲子日中,七月、八月甲子王。
太陰之脈、緊細以長,乘於筋上,動搖九分。
九月、十月甲子王。
厥陰之脈,沉短以緊,動搖三分。
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
厥陰之脈急弦,動搖至六分以上,病遲脈寒,少腹痛引腰,形喘者死;脈緩者可治。
刺足厥陰入五分。
少陽之脈,乍短乍長,乍大乍小,動搖至六分以上。
病頭痛,脅下滿,嘔可治;擾即死(一作傴可治,偃即死)。
刺兩季肋端足少陽 也,入七分。
陽明之脈,洪大以浮,其來滑而跳,大前細後,狀如科斗,動搖至三分以上。
病眩頭痛,腹滿痛,嘔可治; 擾即死。
刺臍上四寸,臍下三寸,各六分。
從二月至八月,陽脈在表;從八月至正月,陽脈在裡。
附陽脈強,附陰脈弱。
至即驚,實則 。
細而沉,不 即泄,泄即煩,煩即渴,渴即腹滿,滿即擾,擾即腸, 即脈代,乍至乍不至。
大而沉即咳,咳即上氣,上氣甚則肩息,肩息甚則口舌血出,血出甚即鼻血出。
變出寸口,陰陽表裡,以互相乘。
如風 有道,陰脈乘陽也。
寸口中,前後溢者,行風。
寸口中,外實內不滿者,三風、四溫。
寸口者,勞風。
勞風者,大病亦發,快行汗出亦發。
軟風者,上下微微扶骨,是其診也。
表緩腹內急者,軟風也。
猥雷實夾者,飄風。
從陰趨陽者,風邪。
一來調,一來速,鬼邪也。
陰緩陽急者,表有風來入臟也。
陰急者,風已抱陽入腹。
上逯逯,下宛宛,不能至陽,流飲也。
上下血微,陰強者,為漏癖;陽強者,酒癖也。
傴偷不過,微反陽,澹漿也。
陰扶骨絕者,從寸口前頓趣於陰,汗水也。
來調四布者,欲病水也。
陰脈不偷,陽脈傷,複少津。
寸口中後大前兌,至陽而實者,癖食。
小過陽一分者,七日癖;二分者,十日癖;三分者,十五日癖; 四分者,二十日癖;四分中伏不過者,半歲癖。
敦敦不至胃陰一分,飲 餌癖也。
外勾者,久癖也。
內卷者,十日以還。
外強內弱者,裹大核也,並浮而弦者,汁核。
並浮緊而數,如沉,病暑食粥(一作微)。
有內緊而伏,麥飯若餅。
寸口脈 倚陽,緊細以微,瓜菜皮也;若倚如緊,薺藏菜也。
賾賾無數,生肉癖也;附陽者,炙肉癖也。
小倚生,浮大如故,生 麥豆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