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 卷四腫滿証治 】
經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腹大,身盡腫,皮濃,按之 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又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又曰︰水病下為 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
夫腫滿之証,悉由脾胃之虛也。
脾土喜燥而惡濕。
因中氣素弱,脾虛無火,故水濕得以乘之,而脾愈不運,則乳食凝而不化,停積於中,而腫滿作焉。
治腫者,當以脾胃為本,而以浮腫為標,斯庶幾矣。
若以消伐克削為能事,未有不致危殆者。
治腫當分上下,經曰︰面腫者風,足腫者濕。
凡腫自下而起者,皆因於風,其治在肺,宜發散之,參蘇飲合五皮湯。
腫自下而起者,因於腎虛水泛,或因於脾氣受濕,宜滲利之。
故仲景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宜五苓散加防己、檳榔。
一身盡腫者,或胎稟不足,卒冒風寒,或因瘧痢脾虛,皆能作腫。
輕者胃苓丸,重者加味胃苓丸,當與末條參考。
凡小兒之腫在表者,頭痛身熱,此風寒在表。
宜微汗之,五苓散少加麻黃、葛根、蘇葉、杏仁以發之。
若身無熱,五苓散加肉桂,膀胱氣化,小便利而腫消矣。
陽水腫,身熱,大便秘,小便赤澀,煩躁口渴,以五皮湯作煎,送沆瀣丹微下之;陰水腫,身不熱,口不渴,身冷怯寒,二便自調,平胃散加白茯苓、草果、木香、藿香。
凡腫証先起於腹,而散於四肢者可治;先起於四肢,後歸於腹者不可治。
若小兒元氣本虛,複遇大病之後,而渾身浮腫,四肢冷,不渴,小便清長,大便滑泄,不思飲食。
此陰寒之極,脾胃將絕,治腫之方俱不可用,惟以四君子湯加青化桂、炮薑、砂仁、白蔻,以救其脾胃,斯可矣。
昧者但見其腫,不知元氣之竭絕,而猶消導利水,複以舟車、禹功暨大戟、芫花、甘遂劫奪之者。
此殺人之事,慎之戒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