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傷寒論條辨 (三)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309】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13 19:43
標題: 【傷寒論條辨 (三)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309】

傷寒論條辨 (三)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309

 

 

(三)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口中和,謂不燥不渴,裡無熱也。

 

少陰之脈,貫脊,脊,背呂也。

 

背字從北從肉,北,天地之陰方也。

 

北肉為背,人身背陰之處也。

 

陽脈在背,根陰之義也。

 

經傳謂背為陽者,其猶謂桂枝發汗。

 

與夫歷家謂月行速之意歟,腎居北方,其行屬水,生於天一,故曰少陰,然則陰寒湊於少陰,宜乎背惡寒而他處不惡也。

 

灸之以火者,火能助陽而陰自消也。

 

主之以附子者,附子溫經而寒自散也。

 

人參甘寒,補其氣以扶陽於生,芍藥酸平,收其陰而為陽之附,茯苓甘淡,淡以利竅,逐水以消陰,甘以入心,順火以從陽,術味甘苦,苦以燥濕,製水而燠土,甘以益脾,和中而固本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