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朴硝、硝石】
朴硝︰味鹹,微苦,性寒。
稟天地寒水之氣以結晶,水能勝火,寒能勝熱,為心火熾盛有實熱者之要藥。
療心熱生痰,精神迷亂、五心潮熱,煩躁不眠。
且鹹能軟堅,其性又善消,故能通大便燥結,化一切瘀滯。
咸入血分,故又善消瘀血,治妊婦胎殤未下。
外用化水點眼,或煎湯熏洗,能明目消翳,愈目疾紅腫。
《神農本草經》謂煉服可以養生,所謂煉者,如法製為玄明粉,則其性尤良也。
然今時之玄明粉,鮮有如法煉製者,凡藥房中所鬻之玄明粉,多系風化朴硝,其性與朴硝無異。
【附案】 一少年女子,得瘋疾癲狂甚劇,屢次用藥皆未能灌下。
後為設方,單用朴硝當鹽,加於菜蔬中服之,病患不知,月餘全愈。
法庫門生萬××治一少女瘋狂,強灌以藥,竟將藥碗咬破,仍未灌下。
萬××素閱《衷中參西錄》,知此方,遂用朴硝和鮮萊菔作湯,令病患食之,數日全愈。
奉天劉××,年四十餘,得結証,飲食行至下脘複轉而吐出,無論服何藥亦如茲,且其處時時切疼,上下不通者已旬日矣。
俾用朴硝六兩,與鮮萊菔片同煮,至萊菔爛熟撈出,又添生片再煮,換至六七次,約用萊菔七八斤,將朴硝鹹味借萊菔提之將盡,餘濃汁四茶杯,每次溫飲一杯,兩點鐘一次,飲至三次其結已開,大便通下。
其女時息痢疾,俾飲其餘,痢疾亦愈。
奉天於姓婦,年近五旬,因心熱生痰,痰火瘀滯,煩躁不眠,五心潮熱,其脈象洪實。
遂用朴硝和炒熟麥面煉蜜為丸,三錢重,每丸中約有朴硝一錢,早晚各服一丸,半月全愈。
蓋人多思慮則心熱氣結,其津液亦恆隨氣結於心下,經心火灼煉而為熱痰。
朴硝咸且寒,原為心經對宮之藥,其咸也屬水,力能勝火,而又寒能勝熱,且其性善消,又能開結,故以治心熱有痰者最宜。
至於必同麥麵為丸者,以麥為心谷,心臟有病以朴硝瀉之,即以麥面補之,補破相濟為用,則藥性歸於和平,而後可久服也。
硝石即焰硝,俗名火硝。
味辛微鹹,性與朴硝相近,其寒涼之力遜於朴硝,而消化之力勝於朴硝,若與皂礬同用,善治內傷黃膽,消膽中結石、膀胱中結石(即石淋)及鉤蟲病(鉤蟲及膽石病,皆能令人成黃膽醫論篇中有“論黃膽有內傷外感及內傷外感之兼証並詳治法”,載有審定《金匱》硝石礬石散方,可參觀)。
朴硝煉玄明粉法用朴硝煉玄明粉,原用萊菔。
然此法今人不講久矣。
至藥局所鬻者,乃風化硝,非玄明粉也。
今並載其法,以備參觀。
其法︰於冬至後,用潔淨朴硝十斤,白萊菔五斤切片,同入鍋中,用水一斗五升,煮至萊菔爛熟,將萊菔撈出。
用竹篩一個,鋪綿紙二層,架托於新缸之上,將硝水濾過。
在庭露三日,其硝凝於缸邊,將餘水傾出,曬乾。
將硝取出,用砂鍋熬於爐上,融化後,攪以銅鏟,熬至將凝,用鏟鏟出。
再裝以瓷罐,未滿者寸許,蓋以瓦片。
用釘三個,釘地作鼎足形,釘頭高二寸,罐置其上,用磚在罐周遭,砌作爐形,多留風眼,爐磚離罐三寸。
將木炭火置於爐中,罐四圍上下都被炭火壅培,以至硝紅為度。
次日取出,再用綿紙鋪於淨室地上,將硝碾細,用絹羅篩於紙上濃一分。
將戶牖皆遮蔽勿透風,三日後取出,其硝潔白如粉,輕虛成片。
其性最能降火化痰,清利臟腑。
怪証服之可蠲,狂躁用之即愈。
搜除百病,安斂心神。
大人服二、三錢,小兒服五分至一錢,用白湯或蔥湯融化,空心服之。
服藥之日,不宜食他物,惟飲稀粥。
服二三次後、自然精神爽健,臟腑調和,津液頓生,百病如失。
惟久病泄瀉者,服之不宜。
引用:http://www.jkloha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72:2010-05-25-06-51-20&catid=122:2010-05-25-06-49-40&Itemid=14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