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咳26】
傷寒咳者,何以明之?
俗謂之嗽者是也。
肺主氣。
形寒飲冷則傷之。
使氣上而不下。
逆而不收。
沖擊膈咽。
令喉中淫淫如癢。
習習如梗。
是令咳也。
甚者續續不已。
連連不止。
坐臥不安。
語言不竟。
動引百骸。
聲聞四近矣。
咳之由來。
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飲而咳者,有邪氣在半表半裡而咳者,雖同曰咳。
而治各不同也。
內經曰:肺之令人咳。
何也?
皮毛先受寒氣。
寒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
從肺脈上至於肺。
肺寒則外內合邪。
因而客之,則為咳嗽者,是肺寒而咳也。
傷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氣。
乾嘔發熱而咳。
小青龍湯主之。
少陰病腹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
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者真武東加五味子細辛乾薑主之。
二者是停飲而咳者也。
雖皆為水飲所作。
而小青龍場所主,為水飲與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湯所主,為水飲與裡寒相合而咳者,又不可不知也。
傷寒中風。
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默默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或咳者,小柴胡湯去人參大棗生薑。
加乾薑五味子主之。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者四逆散加乾薑五味子主之。
二者是邪氣自表傳裡而咳者,雖皆為邪氣傳裡。
而小柴胡湯所主,為陽邪傳裡。
動肺而咳者,四逆散所主,為陰邪傳裡。
動肺而咳者,又不可不識也。
表、寒也。
裡、寒也。
挾水飲則必動肺。
以形寒寒飲則傷肺故也。
陽、邪也。
陰、邪也。
自表傳裡,則必動肺。
以臟真高於肺故也。
咳為肺疾。
治之必發散而可矣。
而又有不可發汗者,經曰:咳而小便利者,不可發汗。
發汗則四肢厥逆冷。
又曰:咳而發汗。
蜷而苦滿。
腹中複堅。
茲雖逆也。
又脈散者,為心火刑於肺金。
鬼賊相刑必死。
臨病之側。
可不察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