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舌上苔23】
傷寒舌上苔,何以明之?
法應南方火。
本紅而澤。
傷寒三四日已後。
舌上有膜。
白滑如苔。
甚者或燥或澀。
或黃或黑。
是數者,熱氣淺深之謂也。
邪氣在表者,舌上即無苔。
及邪氣傳裡。
津液結搏,則舌上生苔也。
寒邪初傳。
未全成熱。
或在半表。
或在半裡。
或邪氣客於胸中者,皆舌上苔白而滑也。
經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
胸中有寒。
邪初傳入裡者也。
陽明病脅下硬滿。
不大便而嘔。
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
是邪氣在半表半裡者也。
陽明病若下之,則胃中空虛。
客氣動膈。
心中懊。
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是邪客於胸中者也。
臟結宜若可下。
舌上苔滑者,則雲不可攻也。
是邪未全成熱。
猶帶表寒故也。
及其邪傳為熱,則舌之苔。
不滑而澀也。
經曰:傷寒七八日不解。
熱結在裡。
表裡俱熱。
時時惡風大渴。
舌大乾燥而煩。
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是熱耗津液。
而滑者已干也。
若熱聚於胃,則舌為之黃。
是熱已深也。
金匱要略曰:舌黃未下者下之。
黃自去。
若舌上色黑者,又為熱之極也。
黃帝針經曰:熱病口乾舌黑者死。
以心為君主之官。
開竅於舌。
黑為腎色。
見於心部。
心者火。
腎者水。
邪熱已極。
鬼賊相刑,故知必死。
觀其口舌,亦可見其逆順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