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太陽篇 太陽救逆法第四 下後諸變証治八條29】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
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
脈浮者,必結胸也。
脈緊者,必咽痛。
脈弦者,必兩脅拘急。
脈細數者,頭痛未止。
脈沉緊者,必欲嘔。
脈沉滑者,協熱利。
脈浮滑者,必下血,此因結胸,而並詳太陽誤下諸變。
謂脈促為陽盛,而不結於胸,則必無下利痞滿之變,其邪將從外解。
若脈浮者,下後邪已入裡,而猶在陽分,則必作結胸矣。
脈緊者,太陽之邪傳入少陰之絡,故必咽痛。
所為脈緊者屬少陰。
又邪客於足少陰之絡。
令人咽痛,不可內食是也。
脈弦者,太陽之邪傳入少陽之經,故必兩脅拘急。
所為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其脈循脅絡於耳故也。
脈細為氣少。
數為陽脈。
氣不足而陽有餘,乃邪盛於上也,故頭痛未止。
脈沉為在裡。
緊為寒脈。
邪入裡而正不容,則內為格拒,故必欲嘔。
脈沉滑者,熱勝而在下也,故協熱利。
脈浮滑者,陽勝而陰傷也,故必下血。
經曰:不宜下而更攻之。
諸變不可勝數,此之謂也,以下並太陽下後之証,而或胸滿,或喘,或煩驚譫語,或脅痛發黃。
是結胸、痞滿、煩躁、下利外。
尚有種種諸變如此。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陽邪被抑。
不復浮盛於表,亦未結聚於裡,故其胸滿、其脈促。
促者,數而時一止也。
夫促為陽脈。
胸中為陽之府。
脈促胸滿,則雖誤下,而邪氣仍在陽分,故以桂、甘、薑、棗甘辛溫藥。
從陽引而去之。
去芍藥者,恐酸寒氣味。
足以留胸中之邪,且奪桂枝之性也。
若微惡寒者,其人陽不足,必加附子,以助陽氣而逐陽邪。
設徒與前法,則藥不及病。
雖病不增劇,亦必無濟矣。
桂枝去芍藥湯方 於桂枝湯內去芍藥。
餘依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餘依前法。
太陽病,下之。
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桂枝加濃朴杏仁湯主之。
喘家作桂枝湯,加濃朴、杏仁佳。
太陽誤下。
無結胸下利諸變,而但微喘。
知其裡未受病,而其表猶未解。
胸中之氣,為之不利也,故與桂枝湯解表散邪,加濃朴、杏仁下氣定喘。
然喘之為病,所關非細,而誤下之後,其變實多。
仲景此條。
蓋可以互証,而難以獨引,亦如太陽病,脈浮者,可發汗,宜麻黃湯之文也。
學人辨諸。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
方用前法。
若不上沖者,不可與之。
病在太陽,而反下之。
正氣遂虛,邪氣則陷,乃其氣反上沖者,陽邪被抑而復揚。
仍欲出而之表也,故可與桂枝湯,從陽引而去之。
因其輕而揚之之意也。
用前法者,即啜熱稀粥,以助藥力之法。
蓋欲以救被傷之氣,而引欲出之邪耳,若不上沖者,邪已內陷。
不復外攻,當隨脈証而調其內,不可更以桂枝攻其表也。
傷寒八九日。
下之。
胸滿煩驚。
小便不利。
譫語。
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傷寒下後,其邪有並歸一處者,如結胸下利諸候是也。
有散漫一身者,如此條所云諸証是也。
胸滿者,邪痺於上。
小便不利者,邪痺於下。
煩驚者,邪動於心。
譫語者,邪結於胃,此病之在裡者也。
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筋脈骨肉。
並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
夫合表裡上下而為病者,必兼陰陽合散以為治。
方用柴胡、桂枝,以解其外而除身重。
龍、蠣、鉛丹,以鎮其內而止煩驚。
大黃以和胃氣止譫語。
茯苓以泄膀胱利小便。
人參、薑、棗。
益氣養營衛,以為驅除邪氣之本也。
如是表裡虛實,泛應曲當而錯雜之邪,庶幾盡解耳。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半夏(二合洗) 柴胡(四兩) 人參 龍骨 鉛丹 牡蠣(熬) 茯苓 桂枝 生薑(各一兩半) 大棗(六枚)大黃(二兩)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
納大黃。
切如棋子。
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
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
食穀者噦。
病六七日,脈浮不去。
惡風寒不除,其邪猶在表也。
醫反二三下之。
胃氣重傷。
邪氣入裡,則不能食而脅下滿痛,且面目及身黃。
頸項強。
小便難。
所以然者,其人脈遲弱而不數。
手足溫而不熱,為太陰本自有濕,而熱又入之。
相得不解。
交蒸互鬱,而面目身體悉黃矣。
頸項強者,濕痺於上也。
脅下滿痛者,濕聚於中也。
小便難者,濕不下走也,皆與熱相得之故也。
醫以其脅下滿痛。
與柴胡湯以解其邪,後必下重者,邪外解而濕下行,將欲作利也。
設熱濕並除,則汗液俱通而愈矣。
何至下重哉。
本渴而飲水嘔者,金匱所謂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也。
飲在心下,則食穀必噦。
所謂諸嘔吐。
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是也。
豈小柴胡所能治哉。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
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
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下後成痞,與瀉心湯。
於法為當矣,乃痞不解,而其人口燥煩渴。
小便不利者,此非痞也。
乃熱邪與水蓄而不行也。
水蓄不行,則土失其潤而口燥煩渴。
下迷其道而小便不利。
瀉心湯不中與矣。
五苓散散水泄熱。
使小便利,則痞與煩渴俱止耳。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
汗出而喘。
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此與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條大同。
雖汗下不同,其為邪入肺中則一,故其治亦同。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