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
痞
經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
注云: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輕於結胸者,心下滿而不痛,按之則濡,是其虛邪留滯,故但滿而不痛也,惟枳、桔最良。
欲攻之,只從表證解而後可。
痞者,關脈多沉,枳實理中丸、半夏瀉心湯。
關脈沉者,三黃湯瀉其肝。
若惡寒者,附子瀉心湯。
服此湯痞不去,煩渴,小便不利,五苓散。
下後復汗,心下痞而惡寒,表不解,不可攻痞,先與桂枝湯;表解,乃攻痞,三黃湯。
表未解而心下妨悶,曰支結,柴胡桂枝湯;胸脅滿而微結,小柴胡東加乾薑、牡蠣。
表證未罷,因攻之,協熱而利,心下硬,為表裡俱病,桂枝人參湯。
下利,心下痞硬,干噎食臭,腹鳴,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
治法通用桂枝人參湯。
若下利不止,則治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
又不止,只利小便,五苓散。
發熱不解,嘔吐不利,心下痞硬,大柴胡湯。
吐、汗、下後噎氣痞硬,旋覆代赭湯。
若咳逆氣虛,用四逆湯。
胃寒,先宜理中丸,後用旋覆代赭湯。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5%82%B7%E5%AF%92%E5%85%AD%E6%9B%B8/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