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津液病證-虚劳-血虛】
血虛 心血虛症狀: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或結代。
治法:養血寧心。
方藥:養心湯。
本方具有益氣生血、養血寧心的功效。
方中以人參、黃芪、茯苓、五味子、甘草益氣生血,當歸、川芎、柏子仁、酸棗仁、遠志養血寧心,肉桂、半夏曲溫中健脾,以助氣血之生化。
失眠、多夢較甚,可加合歡花、夜交藤養心安神。
脾血虛症狀:體倦乏力,納差食少,心悸氣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薄,脈細緩。
治法;補脾養血。
方藥:歸脾湯。
方中以參、芪、术、草、薑、棗甘溫補脾益氣,當歸補血,茯神、酸棗仁、龍眼肉、遠志養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
本方為補脾與養心並進,益氣與養血相融之劑,為治脾血虛及心血虛的常用方劑。
肝血虛症狀:頭暈,目眩,脅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急,或筋惕肉困,婦女月經不調甚則閉經,面色不華,舌質淡,脈弦細或細澀。
治法:補血養肝。
方藥:四物湯。
本方具有養血調血,補而不滯的功效。
方中以熟地、當歸補血養肝,芍藥、川芎和營調血。
血虛甚者,加制首烏、枸杞子、雞血藤增強補血養肝的作用。
脅痛,加絲瓜絡、郁金、香附理氣通絡。
目失所養,視物模糊,加楮實子、枸杞子、決明子養肝明目。
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故血虛之中以心、脾。
肝的血虛較為多見。
由於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又由於血為氣母,血虛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氣虛症狀,而且在中醫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認為補血不宜單用血藥,而應適當配伍補氣藥,以達到益氣生血的目的。
所以在治療各種血虛的證候時,應結合健脾益氣生血之法,如歸脾湯、當歸補血湯、聖愈湯等方劑,都體現了這一治療思想。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596&extra=page%3D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