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1989年日本金融危機是“誰”製造的? 】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5-26 14:23
標題: 【1989年日本金融危機是“誰”製造的? 】

1989年日本金融危機是“誰”製造的?

 

當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將國際放貸者的地位讓與美國時,同時失去的是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國際銀行家對這一事件當然記憶猶新,東亞國家的經濟在二戰以後的迅速崛起,給倫敦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敲響了警鐘,一切可能阻撓和破壞由他們主導的世界政府和世界統一貨幣的任何潛在競爭對手,都必須嚴加防範。

 

日本作為亞洲最先起飛的經濟體,無論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工業產品出口競爭力,還是財富積累的速度和規模,都迅速達到讓國際銀行家驚恐的程度。

 

用克林頓時代的美國財政部長薩莫斯(勞倫斯薩默斯)的話說, “一個以日本為頂峰的亞洲經濟區造成了大多數美國人的恐懼,他們認為日本對美國所構成的威脅甚至超過了蘇聯” 。

 

日本戰後以模仿西方產品設計起家,然後迅速降低生產成本,最後反過來佔領歐美市場。

 

日本在60年代已經開始在汽車工業中大規模使用工業機器人,將人工失誤率降到幾乎為零。

 

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得美國生產的8缸耗油轎車很快就被日本物美價廉的省油車打得落花流水。

 

美國在低技術含量的汽車工業中,已經逐漸喪失了抵抗日本車進攻的能力。

 

進入80年代以來,日本的電子工業突飛猛進,索尼,日立,東芝等一大批電子企業從模仿到創新,三下五除二就掌握了除中央處理器之外的幾乎所有集成電路和計算機芯片的製造技術,在工業機器人和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之下,重創了美國電子和計算機硬件行業,日本甚至達到了美國製造的導彈必須使用日本芯片的程度。

 

一度美國幾乎人人相信,東芝,日立收購美國的IBM公司和英特爾只是時間問題,而美國的產業工人則擔心日本的機器人會最終搶走自己的飯碗。

 

美英在80年代初實施的高利率政策固然挽救了美元的信心,同時痛宰了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眾多發展中國家一把,但高利率也嚴重殺傷了美國的工業實力,造成了日本產品80年代大舉進佔美國市場的局面。

 

當日本舉國沉浸在一片“日本可以說不”的欣快感高潮之時,一場對日本金融的絞殺戰已在國際銀行家的部署之中了。

 

1985年9月,國際銀行家終於開始出手了。

 

由美英日德法5國財長在紐約廣場賓館(假日酒店)簽署了“廣場協議” ,目的是讓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有控制”地貶值,日本銀行在美國財長貝克的高壓之下,被迫同意升值。

 

在“廣場協議”簽訂後的幾個月之內,日元對美元就由250日元比1美元,升值到149日元兌換1美元。

 

1987年10月,紐約股市崩盤。美國財政部長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加壓力,讓日本銀行繼續下調利率,使得美國股市看起來比日本股市更有吸引力一些,以吸引東京市場的資金流向美國。

 

貝克威脅說如果民主黨上台將在美日貿易赤字問題上嚴厲對付日本,然後貝克又拿出胡羅蔔,保證共和黨繼續執政,老布什定會大大地促進美日親善,中曾根低頭了,很快日元利率跌到僅有2.5 % ,日本銀行系統開始出現流動性(流動性)氾濫,大量廉價資本湧向股市和房地產,東京的股票年成長率高達40 % ,房地產甚至超過90 % ,一個巨大的金融泡沫開始成型。

 

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貨幣兌換發生的這種劇烈變化,將日本的出口生產商打得五臟六腑大出血,為了彌補由於日元升值所導致的出口下降的虧空,企業紛紛從銀行低息借貸炒股票,日本銀行的隔夜拆借市場迅速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心。到1988年,世界前10名規模最大的銀行被日本包攬。

 

此時,東京股票市場已經在3年之內漲了300 % ,房地產更達到令人瞠目的程度,東京一個地區的房地產總盤子以美元計算,超過了當時美國全國的房地產總值。

 

日本的金融系統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本來,如果沒有外部極具破壞性地震盪,日本也許可能以和緩的緊縮逐漸實現軟著陸,但是日本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一場國際銀行家不宣而戰的金融絞殺行動。

 

鑑於日本金融實力的強大,如果在傳統的常規金融戰場上取勝並無必勝的把握,要對日本金融系統進行致命的一擊,就必須動用美國剛研製出來的金融核彈: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期貨) 。

 

1982年,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早“研製”成功股票指數期貨這一威力空前的金融武器。它本是用來搶奪紐約證券交易所生意的工具,當人們在芝加哥買賣對紐約股票指數信心時,不必再向紐約股票交易商支付佣金。

 

股票指數無非就是一組上市公司的清單,經過加權計算得出的數據,而股票指數期貨就是賭這個清單上的公司的未來股票價格走勢,買賣雙方都不擁有,也不打算擁有這些股票本身。

 

股票市場玩的就是信心二字,大規模做空股指期貨必然導致股票市場崩盤,這一點已經在1987年10月的紐約股市暴跌中得到有效驗證。

 

80年代日本的經濟騰飛使日本人多少產生了一股目空四海的優越感。

 

當日本股票價格高到沒有一位理智的西方評論家能夠理解的程度時,日本人仍然有大量理由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一名當時在日本的美國投資專家這樣說道: “在這裡有一種日本股市不可能下跌的信念,在87,88年,甚至89年時仍然是這樣。他們覺得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東西存在於他們的(股票)市場中,存在於整個日本民族之中,這種特殊的東西能夠使日本違背所有存在於世界各地的規律。 “

 

在東京的股票市場上,保險公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者。

 

當國際銀行家們派出的摩根斯坦利和所羅門兄弟公司等一批投資銀行作為主要突擊力量深入日本時,他們手握大量現金四處尋找潛在的目標,他們的公文包裡塞滿了“股指認沽期權” (股票指數看跌期權)這種當時在日本聞所未聞的金融新產品。

 

日本的保險公司正是對此頗有興趣的一幫人,在日本人看來,這些美國人必定是腦子裡進了水,用大量現金去買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日本股市暴跌的可能,結果日本保險業爽快地承諾下來。

 

雙方賭的就是日經指數的走向,如果指數下跌,美國人賺錢,日本人賠錢,如果指數上升,情況正好反過來。

 

可能連日本的大藏省也無法統計到底有多少這樣的金融衍生合同在股市暴跌之前成交,這種無人察覺的“金融病毒” ,在一個幾乎沒有監管的,秘密的,類似櫃檯交易的地下市場上,在一片繁榮的虛幻中蓬蓬勃勃地迅速蔓延著。

 

1989年12月29日,日本股市達到了歷史巔峰,日經指數衝到了38915點,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權終於開始發威。日經指數頓挫。

 

1990年1月12日,美國人使出了殺手鐧,美國交易所突然出現“日經指數認沽權證” (日經指數認沽權證)這一新的金融產品,高盛公司從日本保險業手中買到的股指期權被轉賣給丹麥王國,丹麥王國將其賣給權證的購買者,並承諾在日經指數走低時支付收益給“日經指數認沽權證”的擁有者。丹麥王國在這裡只是讓高盛公司借用一下她的信譽,對高盛手中的日經指數期權銷售起著超級加強的作用。

 

該權證立刻在美國熱賣,大量美國投資銀行紛紛效仿,日本股市再也吃不住勁了, “日經指數認沽權證”上市熱銷不到一個月就全面土崩瓦解了。

 

股票市場的崩潰率先波及到日本的銀行業和保險業,最終是製造業。日本的製造業從前可以在股票市場上以比美國競爭對手至少便宜一半的成本籌集資金,這一切都隨著股票市場的低迷而成為昨日黃花。

 

從1990年的年算起,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衰退,日本股市暴跌了70 % ,房地產連續14年下跌。在“金融戰敗”一書中,作者吉川元忠認為就財富損失的比例而言,日本1990年的年金融戰敗的後果幾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後果相當。

 

威廉。恩格在評價日本在金融的潰敗時是這樣說的: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美國從前的敵人-日本更加忠實和積極地支持裡根時代的財政赤字和巨額花銷的政策了。甚至連德國都不曾那樣對華盛頓的要求無條件的滿足過。而在日本人看來,東京忠誠和慷慨地購買美國國債,房地產和其它資產,最終換來的報償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金融災難。 “ [ 8.14 ]

 

2006年年夏,美國新任財政部長保爾森訪華,當聽到他熱情洋溢地“祝中國成功”時,人們背後不禁冒出絲絲寒氣。不知他的前任貝克當年拉著日本首相中曾根的手時,是不是也說過同樣的話。

 

 

國際金融戰探密(連載三)

  

3、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

  

日本東京股市崩盤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1)由於地價過度上漲,個人買不起房,住宅建築業前景堪憂;

 

建築用地價格過高,許多企業投資擴大的成本太高,難以承受;

 

過高的地價還給日本從中央到地方的城市再開發和道路建設帶來了嚴重障礙。

 

為了壓制房價的上漲,日本政府不得不做出加息的決定。

 

自1989年5月始,日本央行3次上調貼現率。

 

1990年8月,為防止海灣戰爭帶來的油價上漲的衝擊,日本銀行將貼現率從4.25%一次性上調到6.0%。

 

銀行加息是給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其實,泡沫吹大後破滅是必然結果,無論是股市還是房市。

  

(2)廣場協議簽署之前,國際金融勢力把鉅額的熱錢推入日本國內套利(關於進入日本的熱錢數量,有一種數法是300億美元)。

 

在揣著熱錢大量賣空美元買進日元的投機者裏面就有東南亞國家的老朋友索羅斯。

 

這些熱錢進入日本後,通過狂炒股票和房產獲得了鉅額收益,並在國際金融勢力發動對日本泡沫致命一擊的前夜出逃。大筆熱錢的出逃時拋售了鉅額的資本品,大大增加了日本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的壓力。

  

(3)老布希出了狠招。

 

1989年秋天,美國要求日本企業改變相互持股的做法,並提出了具體要求:將日本的銀行持股標準由5%降低到2%;

 

取消綜合商社不得持有製造業企業股份的限制;

 

強化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限制。

  

老布希的這一招絕對是釜底抽薪:各公司相互持股是日本股票市場的主要特點,如果日本改變了這一做法,將使市場流通的股票數量急劇增加,股價肯定會受挫;

 

日本銀行一向大量、長期的持有公司股票,並且不輕易拋出,經過長期的大牛市,銀行所持股票(1985年以前就持有這些股票)的盈利非常巨大,一旦銀行拋售股票,日本股市泡沫承受的壓力進一步增加了。

  

(4)國際金融勢力動用了股指期貨這一威力巨大的金融工具,大規模做空股市,直接扎破了日本股市泡沫。

 

從此,日本股票市場陷入了長達十多年的熊市之中。

  

在股市狂跌之後,1991年,巨大的地市泡沫也開始破裂,從東京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當年,日本六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就下降了15%~20%。

 

房地產價格的暴跌導致大量不動產企業及關聯企業破產。

 

在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崩潰之前,日本的銀行業發行了數額巨大的銀行貸款用於土地投機,到1992年3月末已達到150萬億日元,佔當時銀行總貸款額的1/3以上。

 

在泡沫破滅後,銀行也背上了鉅額的債務包袱,重創了日本的金融業。


  

4、克林頓的二次進攻
  

1993年,克林頓政府開始了新一輪的日元升值攻勢。

  

1993年4月,剛上臺的克林頓在日美首腦會議上說:"日元升值有利於日本削減貿易順差。"

 

日元升值的希望又讓套利的熱錢開始蠢蠢欲動。

 

很快的,日元兌美元從1993年初的1美元兌120日元上升到當年8月份的1美元兌100日元。

 

克林頓對日元的窮追猛打招致了許多國家的反對。

 

1994年7月,發達國家首腦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召開會議,試圖改變日元匯率居高不下的狀況,但由於美國不支援,會議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日元再次飆升,達到1美元兌96日元。

 

1995年,日美汽車貿易摩擦再次導致日元飛漲,4月份時的匯率漲到了1美元兌80日元。

  

一個國家匯率的調整屬於支出轉換政策,它直接影響一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也就是說,它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出口型企業的生死存亡--連續、快速的升值會對一個國際的出口型企業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舉個例子,假定每輛車的出口價格是2萬美元,日本的汽車生產商想把每輛汽車的生產成本降低1萬日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只要日元兌美元升值1日元,日本汽車的出口成本就上升2萬日元,如果升值10日元,成本將提高20萬日元。

 

生產成本降得再快,也比不了匯率上升帶來的出口價格上漲快。

 

所以,從1994年到1995年的日元急劇升值,導致日本的製造企業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由於日元兌美元長期升值,日本多數傳統出口產業,如化學製品、金屬及金屬製品、纖維及紡織品、機械機器等產品,對美國的出口數量持續大幅度下降;

 

同時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這也對日元區的形成有一定幫助)。

 

日本對美國出口最強勢的汽車業,也從1986年的350萬輛降低到1992年的180萬輛。

  

從廣場協議前的1美元兌250日元到1995年的1美元兌80日元,日元長達10年的升值之路給日本製造業以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用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巴古斯登的話來說,美國就是要通過逼日元不斷升值 "讓日本用自己的鍋烹煮自己"。

  

1995年6月,日本中央銀行公佈了銀行體系的壞帳數字,該年度日本150家最大的商業銀行一共擁有400000億日元的壞債,折合4000億美元;

 

而據美國索羅門證券公司的估計,日本銀行體系壞債約為1000000日元,折合1萬億美元。

 

而在1980年時,日本銀行體系的壞債總額僅為10000億日元,折合100億美元。

 

壞債率僅為0.5%。

 

十五年的時間,壞帳增長了100倍,國際金融勢力的泡沫武器的厲害可見一般!

 

不過,有一點必須承認,連續十年的日元升值都沒有讓日元的匯率崩潰(掉頭下跌),這足以說明日本經濟體之前是多麼的健康。


  

5、套在日本人脖子上的繩索--巴塞爾協議(資本充足性標準)

  

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導致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對外投資暴增,從1986年的220億美元上升到1989年的680億美元。1980年到1990年累計對外投資額2271億美元,是80年代前半期的5倍。

 

尤其是在1988年到1990年期間,日本對外直接投資額佔世界8個主要工業大國對外直接投資的27 .5%,超過英國和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對外直接投資國。

 

在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10家大銀行中,有7家屬於日本。

  

隨著日元的升值,亞洲各國對日本的出口劇增,對日本的經濟依賴性增加;

 

日本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紛紛向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生產基地;

 

日元的強勢導致亞洲國家在對日貿易中傾向於用日元來作為結算貨幣,日元也因此在亞洲得以廣泛使用。

 

日元區在逐漸的形成,日本也具備了爭奪全球話語權的能力。

 

這讓國際金融勢力非常的不舒服。

  

為了有效地抑制日本資本的全球擴張,也為了打擊正在形成的日元區,在1987年底,巴塞爾協議(資本充足性標準)出臺了。

 

該協議要求:凡是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必須將總資產中的自有資本比例維持在8%以上。

  

一開始,美聯儲主席沃爾克把它拿到國際清算銀行去尋求國際協調,結果遭到了聯邦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的強烈反對。

 

於是,美國改變了策略,首先與英國達成雙邊協議,並率先在兩國銀行的國際業務中實施了他們的標準--這無異於強迫其他國家簽署協議,因為不簽署協議就無法與把持著世界金融命脈的美英銀行做生意。

 

日本無奈,只好在1989年接受了巴塞爾協議,但是,日本要求把銀行賬外資產的45%認定為自有資本,國際清算銀行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巴塞爾協議對日本的銀行的致命傷害在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很快就顯露出來。

  

為了達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日本各銀行在國際融資中變得越來越謹慎,對外貸款規模持續下降。1988年,國際銀團的貸款規模為1260億美元,1989年降到1210億美元,1990年降到1080億美元。

 

國際上的日元融資比例同時下降,1987年為10.8%,1988年為5.6%,1990年僅為1.8%。

 

從這組數字可以看出巴塞爾協議對限制日本資本規模的效果。

  

在日本股市泡沫破滅後,日本各銀行的帳外資產逐年快速下降,自有資本比例跟著下降,日本大型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也一度已經降至了8%左右--正好被巴塞爾協議勒住脖子,"國際著名的企業信用評級機構"就以此為參考不斷降低日本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如此一來,日本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籌資成本就提高了。

 

為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日本的銀行只好大規模壓縮貸款,日本企業從銀行貸款就變得越來越難,這又導致了日本企業經營業績下降(甚至有的企業因此而破產),日本公司股票又因此而下跌,股票下跌又使日本銀行的賬外資產減少(甚至因貸款企業破產而使壞帳增加),資本充足率又跟著下降,日本銀行只得進一步壓縮貸款......惡性迴圈形成了。

 

(有人可能會問了,為什麼巴塞爾繩索套不死美英兩國的銀行呢?答案在第五章)

  

日本政府為抵抗泡沫崩潰帶來的經濟災難,刺激經濟增長,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擴張的財政政策。

 

如1992年8月投入110000億日元的財政資金以刺激經濟增長,1993年4月投入了130000億日元,1994年投入了150000億日元。

 

財政投入逐年增加,使政府債務急劇增長。但每次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因為在巴塞爾協議的逼迫下,日本銀行出現了嚴重的惜貸行為沖銷了日本政府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阻礙了日本經濟的恢復。

 

經濟雖然沒有刺激起來,政府公債包袱倒是越來越重,到2006年底,日本政府公債已達到83492億美元,幾乎是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1.7倍,這一比例在西方發達工業國中沒有先例。

 

以美國為例,美國聯邦政府公債佔GDP比例還不到40%。

 

日本經濟有徹底崩潰的可能。

  

巴塞爾協議在日本金融戰敗中所取的作用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國際遊戲規則,它的作用又是什麼。

 

在一個公平合理假像之下,是對別國處心積慮的算計。

 

可嘆的是,某些精英還在大聲疾呼,中國的銀行業應該開放、開放再開放,應該"花錢買機制",應該"與國際標準接軌" ......是不是也缺上吊的繩子了?

 

還得去國外花錢買一根?

  

北韓的經濟非常糟糕,南韓經濟非常發達,可是遇上了金融危機的不是北韓而是南韓,為什麼?

 

因為金正日沒有開門揖盜。


  

6、兩個尾巴
  

裏根主政期間,美國經濟面臨著兩大難題:逐年增加的貿易收支逆差和急劇擴大的財政赤字。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有兩個選擇,一是讓美元貶值,減少經常項目赤字,二是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進入,以資本項目的盈餘彌補經常項目的赤字。

 

但是,讓美元貶值不符合裏根政府建立"強大的美國"政策--這是他上臺前的保證,更是當時國際金融勢力的需要。這樣一來,美國就必須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

 

裏根政府決定大量發行中長期國債。

 

但是這些國債可以賣給誰呢?

 

當時美國國內的投資者根本沒有這麼多錢。

 

只能依靠吸引國際資本。在當時,世界上最有錢的地方只有兩個地方:歐洲和日本。

  

當時歐洲人正趁著美元地位動蕩不穩的關鍵時刻建立他們歐洲貨幣體系,根本不可能為裏根政府買單。

 

如此一來,裏根政府只有靠日本幫忙了。

 

1983年11月美日成立了貨幣委員會,加強兩國在貨幣領域裏的協作,日本成了美國最親密的經濟夥伴。

 

在1976年時日本購買美國聯邦債券總額只有1.97億美元,但在美日加強金融協作後,日本就開始海量的吃進美國聯邦債券,僅1985年一年日本就購買美國債券535億美元(那一年日本的對外投資總額為818億美元)。

 

8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每年借債1000~2000億美元,大部分資金是由日本提供。

 

如果裏根政府沒有得到日本在金融上的支援,裏根經濟政策極有可能導致美元暴跌,甚至垮掉。

 

在日本的鼎立支援下,美國度過了有可能失去金融霸權的危險期。

 

日本政府把儲蓄和大量順差在投在了美國,支援了美元,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繁榮。換來的是泡沫解體的下場。

  

裏根的強勢美元政策給美國老百姓帶來了實惠,因為美元的強勢意味著進口商品的廉價,但是,強勢美元政策也帶來了嚴重的經常項目赤字,到1984年時已高達1000億美元。

 

正是這1000億美元的美國赤字,才有了廣場協議。美國政府就是這樣感謝日本人的。

  

在這一部分的最後,還有一個日元吹起的大泡泡需要說明一下:在羅素全球化思想的指導下,鉅額的日元一部分流進了日本的股市和房市,剩下的另一部分無處落腳的鉅額日元,則流向了歐洲和美國,特別美國的房地產業。

 

在此期間,裏根政府大幅度解除銀行管制,美國3000多家儲貸銀行開始了瘋狂的房地產投機,製造房地產泡沫。日本資金也大量涌入推波助瀾。

 

從1985年到1989年五年間,日本累計在美國購買不動產總額達23750億日元。

 

這是鉅額日元吹起的另一個大泡泡。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了。

 

美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衰退期,日元豪賭美國房市一敗塗地。

 

據統計,90年代初日本在美國的投資虧損共有 7 000 億美元,基本上相當於整個80年代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在日本"買下美國"的過程中,最有名的就是日本三菱土地公司收購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行動。

 

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以13.73億美元鉅資收購了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14棟辦公大樓,成為擁有洛克菲勒中心約80%股份的控股公司。

 

在當時,洛克菲勒中心是美國的標誌性建築,美國媒體將這一收購行為稱為日本人"買走了美國人的靈魂"。

 

泡沫破滅後,日本三菱土地不得不將洛克菲勒廣場低價轉賣,如果加上匯兌損失,三菱土地公司總計虧損880億日元。

 

據統計,日本這一時期在對美國不動產的投資中,損失率在50%以上。

 

如果我們站在美國的角度看這個泡沫,流入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日元就是熱錢,它們進來是來投機的,國際金融勢力是怎麼對付這些熱錢的呢?

 

先製造泡沫、吹大,在泡沫大到一定程度日本人大量買入的房產還未脫手之前把泡沫擠破,日本人手裏的房地產價格大幅縮水,錢就全賠進去了。

 

當然,這個方法我們不能用來打擊進行我們房市炒作的熱錢,因為這樣做的殺傷面太大,如果房價短期內暴跌,會出現太多的"負翁"。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美國從前的敵人--日本更加忠實和積極地支援裏根時代的財政赤字和鉅額花銷的政策了。

 

甚至連德國都不曾那樣對華盛頓的要求無條件的滿足過。

 

而在日本人看來,東京忠誠和慷慨地購買美國國債、房地產和其他資產,最終換來的報償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金融災難。

 

威廉 恩格在評價日本在金融的潰敗時曾這樣說過。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mahaguru-888/article?mid=39337prev=-1&next=388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