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黃帝靈樞 脈度第十七18】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6 04:29
標題: 【黃帝靈樞 脈度第十七18】

黃帝靈樞 脈度第十七18

 

 

黃帝曰:願聞脈度。

 

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文八尺,五六三尺,合二立一尺。

 

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文八尺。

 

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跌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立五尺。

 

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文。

 

尺,此氣之大經隧也。

 

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五藏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易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五藏不利則七竅不通,六府不和則留為癰。

 

故邪在府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陽氣太盛則陰不利,明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

 

陽氣太盛,則明氣弗能榮也,故曰格。

 

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

 

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黃帝曰:頒脈安起安止?何氣榮水?岐伯答曰:缺脈者,少明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頎,屬目內附,合於太陽、陽躍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孺目,氣不榮則目不合。

 

.黃帝曰:氣獨行五藏,不榮六府,何也?岐伯答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藏,陽脈榮其府,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

 

其流溢之氣,內溉藏府,外德勝理。

 

黃帝曰:顏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