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經濟復甦,噩夢醒來是早晨?】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5-26 00:28
標題: 【經濟復甦,噩夢醒來是早晨?】

經濟復甦,噩夢醒來是早晨?

 

經過夢魘般的金融海嘯的衝擊,經濟經歷谷底後,人們開始憧憬復甦。

 

特別是在世界各國都面臨嚴重經濟衰退(負增長)的一季度,中國仍保持6.1%的經濟增長,車市熱銷;

 

樓市呈現“小陽春”,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超乎預期的火熱;

 

股市在充沛的流動性驅使下,過去4個月中上升超過了40%。

 

與此同時,歐美股市 也出現了連續上漲之勢,似乎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漸漸遠去,經濟的恢復已經開始了。

  

中國經濟的困難時期真的過去了嗎?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4月份的經濟數據——不管經濟學家們對數據存在著多大的爭議——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梳理事實的依據。 

  

一,製造業偏軟,經濟回暖的持續性堪憂 

  

按照一般規律,中國12%的工業增長應該能對應8%的GDP增速,而一季度實現6.1%的GDP增速,則要求有9%以上的工業增長與之對應。

 

顯然目前的數是對不上的,一季度工業增長是5.1%,三月份才反彈至8.3%。

 

4月份又回去了一個點,是7.3%,意味著當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靠建築 業(基建)的支撐。 

  

老外是比較相信中國電力數據的,這個東西沒有存貨,基本與工業對對應。

 

電力前3個月環比增長的態勢,在4月份未能延續,5月上半旬跌勢還有加深之勢,工業的確是偏軟的。 

  

PMI(採購經理指數)是股市分析師喜歡拿來說事的。

 

老實講,股市對於PMI的反應太過於故事化,實際上做宏觀經濟分析時,小樣本抽樣的調查 性指標,通常只能用作參考。

 

長單變短單,大單化為小單,以往的貿易方式變化了,加上抽樣取向不一,即便是實際情況在變糟,PMI也是可以漲的。

 

坦率地講, 一季度工業除了機械行業、電器、交通運輸在近期有轉暖跡象外,其餘各行業均不樂觀。 

  

另一方面,4月份商業銀行短貸負增長(同比負增長786億元,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更大,幾家股份制銀行短貸餘額甚至是負增長),可能是個相對 能說明問題的信號,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並不如一季度宏觀數據所顯示的持續反彈形勢大好。

 

短期貸款的利率已經下降了不少,企業減少短期貸款,說明了短期貸款到 期後企業續借的意願不大。 

  

沒有工業支撐的經濟回暖能持續多久,幾乎完全取決於政府投資還能堅持多久。

 

1~4月份5.2萬億的信貸砸下去,投資景氣維持到今年4季度應該 問題不大,再往後面會怎麼樣,要看私人投資、家庭消費和外部世界復甦。

 

為什麼講中國經濟總是存在著再次回頭的可能性,而且還很大,道理就在這個地方。 

  

 

二,消費景氣度得益於樓市超預期的“小陽春” 

  

我們喜歡拿零售的增速來看中國的消費。

 

一季度15.9%,4月份14.8%,剔除物價因素,即便是景氣時期也應該算是強勁的。

 

統計局的數據表明,一季度消費對GDP的貢獻超過了4.3個百分點。 

  

但是,中國的零售數額中企業和政府的購買也包含其中,看看金融街(000402,股吧)百盛的銷售額,就知道大節前後(一季度的春節因素)中國的商務性公關多麼火爆!

 

這說明,真實的私人消費可能沒有零售數額反映的那樣強勁。 

  

當下消費得以穩定的最大貢獻因素,主要來自於房地產超預期的回覆。

 

如果以今年4月份的新房交易量為計算依據,全國主要核心城市的可售面積消化時間在6~8個月之間。

 

而此前,以去年10月份的銷售數據計算,全國主要城市新房的庫存消化則要15-25個月。 

  

樓市銷售的放量,對耐用消費品市場的刺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汽車、家裝、家電已經成為製造業部門顯著回暖的分行業。  
  

剩下的問題,房地產“小陽春”的可持續性就成了關鍵。 

  

剛性需求的集中釋放還能持續多長時間,上世紀80年代中國那波嬰兒潮,當下正好進入了結婚生子的年齡段,前兩年房價暴漲把這些需求給壓住了大半年,一旦價格回落,這些需求馬上就釋放出來。 

  

潛在的需求雖然比先前預期來得生猛,但是中國剛入而立的年輕人買房大多是靠家裡三代儲蓄凑錢(家庭文化放大了這個群體的實際支付能力),而非 一個穩定樂觀的恒常收入的支撐,父輩和祖輩們都已經進入了一個“反儲蓄”的階段,靠“反儲蓄”的人群的購買力把房價撐起來的,在世界經濟史上我還沒看到 過。

 

若開發商不明智地回過頭來漲價,銷售很可能會快速地再次萎縮下來。 

  

當然還有改善型和投資型需求,是否能及時跟上,改善型跟收入增長預期關係極大,未來數年全球衰退的大背景恐怕會抑制大多數人極端迫切的欲望。

 

而投資需求則更多取決於通貨膨脹的預期,但是當通脹的實現反過來會成為澆滅經濟復甦的火焰的一盆冷水的時候,經濟二次探底的預期將使得房屋成為投資客手中 的“燙手山芋”。

 

從更長一點時間看,經濟在一個長期底部波動時,流動性極差的房產未必是抵禦通脹的最佳選擇。 

  

一季度消費的穩定還體現在農村零售強於城市。

 

由政府的家電、汽車下鄉的政策所引發的農民換家電、買輕卡的熱情是否能夠得以持續?據我所知,有 些地方出現了農民優惠買下下鄉的家電,轉手又高價賣到城市裡。

 

農村購買力最大的隱憂來自於收入,今年2500~3000萬失業農民工,占比為全部出外打工 人數的20%-25%,而打工的收入大體要占到農民全年收入的40%~60%,失業意味著今年將有8%~12%的農民兄弟的收入突然蒸發。 

  

 

三,工業低迷的實質是出口的大幅倒退 

  

畢竟中國40%以上的產能是對著外部的,中國經濟的外部依存度比當年產能擴張高峰期的日本、韓國還要高得多。 

  

當下發達國家進口下滑深度可能已經接近了底部,但在底部徘徊恐怕是長期過程,你看到一季度美國的逆差大幅收窄,基本上是消費收縮的結果,因為進口掉得很快。

 

與之對應的出口型經濟體一個季度大多都掉到2005年前後的水平。 

  

我不太相信奇跡:美歐消費者去杠杆修復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會在1年內完成,美國家庭負債率2007年攀上了114%的頂峰(占GDP的比例), 而10年前這一數字是64%。

 

提高收入無望的情況下,量入為出、縮減開支成為美國家庭降低負債率的唯一選擇:

 

以前一個美國人一年消耗兩打襯衣,現在一件襯 衣要進幾次洗衣店,這是一個量的質變,是一個經濟行為的痛苦改變。歷史證明資產負債上的衰退通常是長期持久的,而其後的恢復過程也是緩慢無力的。

 

克魯格曼 說世界可能跟日本一樣要進入“失落的十年”,並非虛妄。 
    

美國家庭儲蓄率未來會回歸至7%~10%,並保持相當長的時間,西方世界回歸從前的努力則意味著新興經濟體出口產能過剩的問題將無法在短期內靠外部力量解決。 

  

中國出口貿易倒退至少會回到2006年前後的水平,比去年的高峰萎縮30%以上。

 

市場遠去了,需求遠去了,豈能是靠中國重新拾回補貼國外消費者政策(出口退稅)所能回天的呢?

  

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取決於國內投資和消費的相互關係。

 

“高儲蓄、低消費”從根本上講,歸因於這個經濟體既有的增長路徑和模式。

 

過去十年間,隨著 經濟的政府主導性越來越強,中國產業呈現出超重化工化和資本密集化方向,使得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來越偏向於政府和資本,勞動報酬和居民儲蓄所占份額越來 越萎縮。

 

政府和企業拿了越來越多的錢,只能做投資,形成產能,國內形成的購買力又消費不了,就只能賣到國外去,形成順差。

 

政府主導型經濟是投資的經濟,而 投資的經濟最終只能走向出口的經濟。

 

所以你看到,高儲蓄必然高投資,而高投資反轉過來又進一步做高儲蓄,周而複始,直至有一天外部需求真的跨了,這個循環 就徹底完蛋了。 

  

坦率地講,如果中國不能從根本上跳出這個循環的話,未來恢復均衡的唯一方式只能是:

 

通過企業大量倒閉、產能大量清洗,失業率和政府債務不斷上升,來消滅高儲蓄,恢復平衡,整個國家財富將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 

  

危機給中國造成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但開啟未來希望之門的鑰匙卻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至少到目前,中國的政府、企業、居民以及金融部門的資 產負債表都還是健康的,中國政治穩定、金融穩定、財政殷實,具有較強的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

 

從需求看,中國的城市化率僅有43%,中國的人口集聚還遠遠沒 有完成,這決定了中國經濟未來成長和轉型的空間十分廣闊。 

  

中國如果抓住全球經濟格局變化的機遇,對國內政治經濟體系進行改革——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挖掘國內 需求;

 

減少壟斷、放鬆行政管制,釋放經濟活力,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我們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減小全球經濟再平衡的痛苦,實現軟著陸,轉危為機,變被動為主 動,重新創造出中國經濟的奇跡。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2d2.F.GQAg7AxSd7fyJFgYVK/article?mid=733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