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勒望遠鏡新發現百顆隱藏類地行星】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開普勒望遠鏡新發現百顆隱藏類地行星</FONT>】 </FONT></STRONG></P><P><STRONG></STRONG> </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天文學家薩塞羅夫在TED大會公布開普勒的最新觀測結果 <BR>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BR>薩塞羅夫正在演講過程中,他正在解釋開普勒望遠鏡如何利用掩星觀測法發現隱藏的行星。 <BR> </STRONG></P>
<P><STRONG>北京時間9月21日消息,根據公布的消息顯示,在過去短短幾周內,人們新發現了100多顆大小和地球相仿的行星。 <BR> </STRONG></P>
<P><STRONG>這些發現要歸功于去年1月升空開始工作的歐空局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其主要科學使命便是尋找其他恒星周圍尋在行星的證據。 <BR> </STRONG></P>
<P><STRONG>這一突破性進展增加了這樣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我們在宇宙中或許並不是孤獨的。 <BR> </STRONG></P>
<P><STRONG>科學家們現在相信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存在著1億顆完全符合我們生存條件的行星世界。 <BR> </STRONG></P>
<P><STRONG>並且他們很自信能在接下來兩年內對這些類地行星中的60顆進行確認。 <BR> </STRONG></P>
<P><STRONG>天文學家迪米特•薩塞羅夫(Dimitar Sasselov)說開普勒望遠鏡已經在其他恒星周圍發現了大約140顆大小和地球相當的行星。 <BR> </STRONG></P>
<P><STRONG>他將這些令人驚異的發現稱作是“實現哥白尼的夢想”。 <BR> </STRONG></P>
<P><STRONG>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發現其他恒星周圍行星的方法是“掩星法”,即對恒星的亮度進行精確測量,找出由于存在的行星公轉遮掩其星光導致的亮度暫時下降。 <BR> </STRONG></P>
<P><STRONG>通常地球大小的行星造成其母恒星亮度的下降值大約為萬分之一,持續2~16小時。 <BR> </STRONG></P>
<P><STRONG>開普勒擁有高度靈敏的儀器,可以檢測到這樣極端細微的亮度變化,從而反推出行星的存在。 <BR> </STRONG></P>
<P><STRONG>之後,根據獲得的亮度降低幅度,掩星持續時間以及母恒星的質量數據,科學家可以計算出繞行行星的軌道以及大小。 <BR> </STRONG></P>
<P><STRONG>“由于望遠鏡的工作,這相當于在未來的四年內,我們不吃不睡晝夜不停的尋找我們未來的家園。” <BR> </STRONG></P>
<P><STRONG>薩塞羅夫說。 <BR> </STRONG></P>
<P><STRONG>薩塞羅夫是在上周于牛津大學舉辦的TED(即“科技、娛樂、設計”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一個每年在加州舉行的思想家演講交流會議)全球會議上披露這些發現的。 <BR> </STRONG></P>
<P><STRONG>根據TED的規定,演講人只有18分鍾的時間來向聽衆陳述他們的“偉大想法”。 <BR> </STRONG></P>
<P><STRONG>他說:“生命的本質是一個化學系統,它需要一顆小體積的行星、水和岩石,還有一系列複雜的化學環境以便獲取能量並生存下去,” 薩塞羅夫說。 <BR> </STRONG></P>
<P><STRONG>“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目前的統計學結果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和我們地球一樣的星球並非是獨特的,我們的銀河系中就有很多。”</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研究人員將努力排查所有候選行星並找出那些最適宜生命生存的星球。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因為在接下來短短兩年時間裏,我們將可以確認它們中的大約60顆。” <BR> </STRONG></P>
<P><STRONG>薩塞羅夫說。 <BR> </STRONG></P>
<P><STRONG>在過去的15年內人們已經發現了差不多500顆太陽系外行星,但它們中很少可以被確認是類地行星(即自然性質和屬性和地球類似的行星)。 <BR> </STRONG></P>
<P><STRONG>“科學正在重新定義什麽是生命,” 薩塞羅夫說。 <BR>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5027.shtm"><STRONG>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5027.shtm</STRONG></A></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