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潛在的“天”災】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真正潛在的“天”災</FONT>】</FONT></STRONG></P><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作者: Shea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在《2012年我們一起玩完?》中解釋了瑪雅人並沒有預言世界會在2012年毀滅。</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但是你可能依然會問,宇宙中是否存在會引發地球上生物大規模滅絕的“天”災呢?</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回答是肯定的。</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我們所生活的太陽系其實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地方,2009年7月木星就剛剛再一次經歷了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威脅——小行星或者彗星的撞擊。</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揮之不去的撞擊</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大約44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上了剛形成不久的地球,撞出的碎片最終形成了月亮。</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恐龍的滅絕。</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2,900年前一場由彗星瓦解的碎片引發的大範圍流星雨降臨在了北美冰原之上。</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可能直接導致了猛象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以及古印第安克羅維斯文明的消失。</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它還引發了猶如重返冰川期一般的寒冷氣候,整整持續了大約1,000年。</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4分,一顆小行星或者彗星在西伯利亞通古斯上空爆炸。</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大片的森林被放射狀地推倒,當晚倫敦的市民可以不借助燈光輕松地閱讀報紙。</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992年10月9日一顆亮度超過滿月的火流星劃過長空,在40秒的時間里穿越美國的數個州,最終砸到了一輛停在紐約附近皮克斯基爾小鎮上的雪佛蘭轎車。</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994年7月,被木星引力撕碎的舒梅克-列維9號彗星猶如一輛彗星列車徑直撞向了木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結果就是在木星的“臉”上留下的一系列的疤痕,其中較大的疤痕都可以容下整個地球。</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2007年9月,一顆隕星劃過天空伴隨著巨響在距離秘魯一個鄉村不遠處墜落,砸出了一個4.5米深、13米寬的大坑。</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2008年10月7日,一顆直徑2~5米的小行星在被發現之後不到20個小時的時間里便在甦丹上空發生爆炸。</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可見外來天體的撞擊和我們一直形影相隨,只是規模上存在較大的差異。</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有意思的是,1993年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對600年來中國歷史紀錄的研究得出了一項驚人的發現。</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如果相信這些紀錄都是真實的,那麼在這期間隕石造成了人員傷亡事件4起,建築物毀壞13起。</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根據目前世界人口的數量估計,大約每60年就會發生一次隕石傷人事件。</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圖片說明]︰小行星撞擊的過程。</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達成共識,直徑1千米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可以造成全球性的災難,其連鎖反應甚至可能會導致人類毀滅。</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而科學家們尚未達成共識的是,直徑1千米的小行星與地球撞擊的概率究竟有多大。</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有人估計是每10萬年一次,還有人認為是每50萬年一次甚至每300萬年一次。</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雖然破壞力巨大且能波及全球範圍,但是按照所有的估計這類撞擊都是極為罕見的。</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更為普遍的是類似通古斯的撞擊事件,據估計其發生的頻率為每1,000年一次,當然也有人認為它們發生的會更為頻繁。</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一規模的撞擊所造成的災難是局部性的,相當于大當量的原子彈爆炸,差不多相當于1,000萬噸TNT炸藥或者是500顆廣島原子彈。</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但即使是更小的撞擊其威力也是不容小覷的。</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盡管這些撞擊不論大小都讓人不寒而栗,但它們卻是目前唯一一種可以用現有的技術來預防的“天”災。</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從源頭抓起</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撞擊的源頭是外來的小行星或者彗星,不過我們目前甚至還無法確切知道太陽系中到底有多少大小在100米到幾千米之間的小天體。</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正是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致力于太陽系小天體搜尋工作的原因。</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截至2009年7月,有216,916顆小行星取得了編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到2009年8月5日,已知的近地小行星達到了6,244顆,其中直徑最大的32千米。而這些數字幾乎每天都在變化。</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但這里存在一個非常令人頭痛的問題,一些近地小天體只有在最靠近地球的時候才能被發現。</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些天體的直徑通常為幾百米到1千米,可以毀滅一座城市或者是造成嚴重的生態危機,而目前我們知道的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它們都非常的暗弱,只有在飛臨地球的幾天時間里才能被發現,因為此時它們在天空中相對于恆星的運動才會變得明顯。</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對于那些已知的小行星,它們的軌道又會受到行星的擾動,因此時刻追蹤這20多萬個目標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STRONG></P>
<P><BR><STRONG>[圖片說明]︰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除了小行星之外,彗星可能是更大的麻煩。</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雖然彗星的質量要比小行星小得多,但是對于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周期更長的彗星而言,它們回歸時撞擊地球的速度要比近地小天體大得多,因此兩者在撞擊時釋放出的動能相差無幾。</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雖然彗星穿越地球軌道的概率和小行星比起來相對較小,但是一旦它們進入太陽系腹地就很難長期監測跟蹤。</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海爾-波普彗星是最大的彗星之一,直徑大約50千米。</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當在它天空中“消失”前,已經被關注了許多年。</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因為它非常大,因此可以跟蹤它到火星軌道之外。如果它撞向地球,我們完全只能坐以待斃。</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而事實上危險就時刻出現在我們眼前。</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近在咫尺的星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2004年12月天文學家公布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一顆直徑大約為400~500米、名為“毀神星”的小行星它于2029年和地球相撞的概率高達2.7%。</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而通常近地小行星和地球撞擊的最高概率也只有千分之一的量級。</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幸運的是後續的觀測和新的計算調低了這一風險。</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BR></P></STRONG>
<P align=center><STRONG>[圖片說明]︰毀神星的三維模擬圖像。</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版權︰Lorenzo Barcella。</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2036年4月13日毀神星會再一次和地球交會,但踫撞的概率從原先的1/45,000下降到了大約百萬分之四。</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到2068年毀神星會和地球再次近距離相會,踫撞概率為百萬分之三。</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然而,2029年4月13日毀神星仍將創造一項紀錄,屆時它將在距離地球29,500千米遠處掠過,這一距離僅相當于地月距離的大約1/13。</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那麼一旦有一顆小行星會在幾天內撞擊地球的話,我們又該如何自救?</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應對險情</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事實上,現在已經可以對小天體的撞擊地點和時間進行非常精確的預報。</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以2008年10月7日發生在甦丹的撞擊為例,對撞擊地點和時間的預報僅有幾千米和幾秒的誤差。</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但如果由于種種原因撞擊地點的精確信息並沒有被公布,那麼找一輛省油的汽車加滿油箱之後盡量往北開絕對是首選。</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理由是黃道平面上的區域和其他區域相比更容易遭受小行星的撞擊,因為太陽系內小行星的軌道基本上在黃道面附近。</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意味著地球上的熱帶地區較極區和高緯度地區而言有更大的風險。</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當然,這僅僅是一個有根據的猜測。</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在前往高緯度地區的途中要時刻留意路況信息,以避免嚴重的交通堵塞。</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帶上生存、露營裝備以及大量現金,在經過沿途商店時儲備一些必需品和瓶裝水。</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盡管應該遠離不可避免會出現犯罪風潮的城市,但是留在社會服務齊全的地方然後祈禱也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對于直徑較小的小行星來說,其破壞是局域的。</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散家庭成員並且前往多個不同的地區會使得幸存的幾率達到最大。</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對于更大的小行星,其破壞力是全球性,無論你躲在哪里。</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但絕對不要呆在海邊,撞擊引發的海嘯會沖走一切。</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圖片說明]︰大視場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版權︰NASA/JPL。</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不過局勢也許正在悄悄地改變。</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12月14日上午9時9分,美國宇航局的大視場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使用“德爾塔”Ⅱ型火箭從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範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WISE重663千克,主鏡直徑40厘米,配有4個百萬像素的尖端紅外探測器。</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它的主要任務是在紅外波段對整個天空進行巡天,預計它會發現幾十萬顆主帶小行星和幾百顆近地小行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些小行星中的大部分由于所反射的可見光極少而只能在紅外波段下才能被探測到。</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它將為我們帶來對太陽系小天體的全新認識,也將為我們防範這些天體的潛在撞擊提供寶貴的信息。</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同時科學家們也正在研究各種可以改變來犯天體軌道的方法,雖然其中大部分以目前的眼光來看還很不切實際,但是技術的發展往往會大大超出我們的想象。</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場與“天”災的對決中我們目前還擁有足夠的時間。</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雖然較大小天體撞擊的後果非常嚴重,但畢竟是小概率事件,至少它不太可能會發生在你看完這篇文章的第二天。</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本文已刊載于《飛碟探索》雜志2010年第3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www.skylook.org/info/info-tw/info_5975.html"><STRONG>http://www.skylook.org/info/info-tw/info_5975.html</STRONG></A><BR></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