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方債置換延遲 財政部央行聯手保駕】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陸地方債置換延遲 財政部央行聯手保駕</font>】</font></b></p><p><b><br></b></p><p><b>(中央社台北25日電)原訂23日要成為大陸今年首發地方債的江蘇省,未能如期打響第一炮。彭博社報導,大陸財政部和央行正在研究配套措施,提高地方債需求,確保今年首批發行成功。</b></p><p><b><br></b></p><p><b>大陸今年地方債規模為人民幣1.6兆。經濟參考報報導,江蘇發債延遲非個案,今年地方債發行將在多省市全面延遲,主要是因為上萬億規模的低利率、低流動性政府債難獲投資者青睞。</b></p><p><b><br></b></p><p><b>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財政部考慮的措施包括將地方債的購買和財政存款掛鉤,以增加銀行購買的積極性,央行考慮的措施包括透過允許抵押該類債券以向商業銀行提供流動性。</b></p><p><b><br></b></p><p><b>經濟參考報引述浦發銀行人士估算,商業銀行買1億地方政府債要虧50萬到200萬左右。</b></p><p><b><br></b></p><p><b>為了吸引投資者和承銷商,大陸財政部規定,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利率高於同期限國債利率。不過法人認為,利率不會高出國債太多。</b></p><p><b><br></b></p><p><b>這位浦發銀行人士稱,如果要流動性就去買國債,如果追求收益率就去買經營效益佳的央企,銀行看不到買地方政府債的理由。</b></p><p><b><br></b></p><p><b>還有觀點認為,這次發債推遲的重要原因是要儘量減少大規模債券發行對債券市場利率的衝擊。</b></p><p><b><br></b></p><p><b>華融證券分析師郝大明表示,地方債的主要潛在購買人為商業銀行、券商、險企等金融機構。在今年地方債供給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如果央行未進行相應的流動性對衝,利率債將承受較大的壓力。</b></p><p><b><br></b></p><p><b>為了促進巨量地方債務發售、引入多元化投資者,大陸財政部近期已發文,鼓勵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在符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投資一般債券。</b></p><p><b><br></b></p><p><b>1日召開的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決定,把社保基金債券投資範圍擴展到地方政府債券,並將企業債和地方政府債券投資比例從10%提高到20%。</b></p><p><b><br></b></p><p><b>如何完善地方政府債市場,中債資信公共機構首席分析師霍志輝認為,首先,需要提高發行頻次,確保債券發行的連續性,同時豐富地方債期限品種,尤其是期限較長的品種,滿足不同投資者的期限要求。</b></p><p><b><br></b></p><p><b>其次,提高地方債二級市場流動性,完善做市商制度,打通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鼓勵更多投資者進行二級市場交易。</b></p><p><b><br></b></p><p><b>第三,建立地方債市場估值體系。最後,建立相關隔離機制,降低地方政府對承銷商的干預。</b></p><p><b><br></b></p><p><b><br></b></p><p><b>引用: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50425/20150425996132.html</b></p><p><br></p><p></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