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世界第一 台灣每年近三千人洗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人口密度世界第一 台灣每年近三千人洗腎</font>】</font></b></p><p><b><br></b></p><p><b style="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1.5;">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b></p><p><b><br></b></p><p><b>國內透析照護品質優異、引進腹膜透析治療已走過30年,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為此將第四屆腹語天使活動中挑戰國內最大創舉、號召50人超大腎友旅行團環台趴趴走,也是國內首見自我照護的病友團體獨家包下一節高鐵列車進行衛教旅遊,啟動腎利列車真實版,高鐵的便利實現周末旅遊圈的夢想,也幫助腎友旅遊行程更便利、換液時間彈性更佳。</b></p><p><b><br></b></p><p><b>國民健康署表示「腹膜透析的優點就是居家化,時間更彈性、更自由、便利性高,讓腎友們健康袋著走,活動力與社會參與度都更好,因此,腹膜透析值得受到鼓勵與推廣。」</b></p><p><b><br></b></p><p><b>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2011年起舉辦首屆PD Angel腹語天使活動,歷年分別徵選各種振奮人心的PD Angel,也在去年第三屆徵選旅遊札記時得到啟發,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游建勳發現,許多腎友突破困境、分享出最具挑戰性與溫暖感人的旅遊札記,其中許多經驗甚至是背包客或旅遊達人可能都無法達成的艱鉅任務。</b></p><p><b><br></b></p><p><b>腹膜透析協會每年也都持續舉辦不同地點的國內外旅遊,今年腎友團甚至遠征德國10天,全力協助腎友、張羅打點旅遊期間透析照護的大小事,今年為了響應腹膜透析跨越30年,特別將過去PD Angel腹語天使的徵選活動轉型為全台集氣大挑戰,號召各地腹膜透析腎友組成50人超大旅行團,游建勳身為腎友也身體力行,作為團長鼓勵腎友們千萬不要自我設限、放棄原有的生活品質。</b></p><p><b><br></b></p><p><b>去年旅遊札記徵選的優勝者腎友陳昌蘭、李金村也站出來響應本次揪團,陳昌蘭分享成功挑戰美西60天自由行獲得優勝,期間歷經12小時連續飛行、獨自驅車橫越大峽谷,還順道參加了侄子的婚禮與女兒的畢業典禮,自我挑戰絕不缺席生命中重要回憶,連醫師都好奇如何做到!</b></p><p><b><br></b></p><p><b>今年作為2014揪團模範生,現身說法立下腎利英雄的好榜樣,成功號召許多腎友不再當宅男宅女,例如洗腎10年的資深腎友-春雲、首次擺脫宅女魔咒跟團出遊,還有今年1月才加入透析的實習腎友-靜枝、半年自我照護經驗就加入挑戰國內旅遊趴趴GO,興奮而期待的心情,好像回到小學生第一次校外教學的青春洋溢,大家用親身經驗鼓勵腎友主動走出戶外、擁抱世界與生命的精采。</b></p><p><b><br></b></p><p><b>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目前約有7萬名洗腎者,每年以接近三千人的速度成長。台灣的洗腎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一。亞東紀念醫院腎臟科主任醫師彭渝森表示,時常有腎友反映洗腎人生就是在家裡與醫院兩點之間度過,根據臨床統計大約20~ 40% 的透析腎友有憂鬱症的情形,需要腎友與家人共同面對,彭渝森強調,腎臟病是長期抗戰,最好的治療方針就是正面地掌握治療與生活間的平衡,同時尋求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部分腎友需要每周固定2-3天回院洗腎,到院治療的交通與待診時間又耗時費力,然而腹膜透析治療是採腎友自我居家照護,腎友只需注意換液照護與環境清潔,飲食限制也較低,提供腎友極高的行動自由度,讓腎友可以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來進行治療,突破疾病的桎梏,大大提升腎友的生活品質。</b></p><p><b><br></b></p><p><b>目前國內的腹膜透析照護品質優異、高存活率,這次揪團的腹膜透析腎友平均58歲(全國腹膜透析腎友平均年齡約為53歲),其中連近7旬的阿嬤都獨自來報名挑戰,讓大家嘖嘖稱奇腎友們的活力,彭渝森也特別嘉勉腎友團勇於挑戰、為腎友樹立最佳榜樣。</b></p><p><b><br></b></p><p><b>近年來自助旅行風氣大開,大家更愛在臉書上到各地打卡、分享旅遊照片與經歷,對於大多數民眾而言,旅行等同於把背包收收抓了就走的隨性與自由;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游建勳理事長提醒,腎友們千萬不要自我設限、放棄原有的生活品質,透析治療不是人生的終點,不要錯失邁向寬廣人生的機會。</b></p><p><b><br></b></p><p><b>本次最大腎友團挑戰北中南三地、行程包括上山(南投)又下海(旗津),也鼓勵所有慢性病友,別再做宅男宅女,要學習羅賓威廉斯的微笑,但卻勇敢突破困境,遠離憂鬱、邁向陽光。</b></p><p><b><br></b></p><p><b><br></b></p><p><b>引用:http://history.n.yam.com/nownews/life/20140830/20140830520997.html</b></p><p><br></p><p></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