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寮】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腦寮</FONT>】</FONT></STRONG></P> <P><STRONG>19世紀後期,在石油分餾技術尚未開發之際,樟腦被發現可用來製作賽璐珞(一種合成樹脂,乒乓球是代表產物),因此需求量大增。</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當時臺灣和日本是世界主要樟木產地,所以樟腦便成為臺灣清末以降重要的出口商品,與茶、糖號稱為「臺灣三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樟腦製作的地點便是腦寮,例如在臺北南港、宜蘭三星等地,都有名為「腦寮」的所在,便是昔日製造樟腦的地方。</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製作過程是將樟木刨成木片,利用腦灶加熱,待腦氣昇華後冷卻成白色結晶,便是樟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不過樟木多生長於臺灣北部山區,那裡也是原住民的居住地,所以漢人為了入山砍伐樟木,常造成彼此衝突,也常因此影響到樟腦的產量,所以不管是清廷或臺灣總督府主政期間,都會推行「理番」政策,除了治安、管理等因素,如何更大規模開採樟腦也是政策的另一目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605</stron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