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2 14:59:09

【史學●張簡魁】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張簡魁</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高雄縣大寮鄉(註1)~)清代武舉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赤崁(今高雄縣(註2)大寮鄉(註3)義和村)人,乾隆36年(西元1771年),與高陞、曾國材及吳履光等三人同時登科上榜,以第二名的實力高中當時的武舉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武舉人的身份,讓張簡魁的住宅得以用當時唐山特製的紅磚建成,除了有紅磚牆,院埕也是紅磚鋪地,並在大門上方的書寫「王魁」匾額,而住宅右前方則立有武舉人專有的石砌旗杆座,以象徵武舉人的權威,據傳當時在百公尺外,官員就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也因此讓「旗竿腳」至今仍成為這一帶的地名俗稱。</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根據民國94年(西元2005年)2月台灣戶政司的數據統計,張簡為台灣第一大複姓,而台灣張簡姓則緣起於第十二世祖張簡成禎,在清代時渡海來到台灣南部的高雄縣(註2)大寮鄉(註3)定居,因此張簡姓不僅是大寮第一大家族,更是台灣張簡姓的發源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張簡姓氏的起源在明洪武4年(西元1371年),據傳當時漳州府南靖縣永豐里梅林村的簡德潤入贅張姓進興家,娶了張員外獨子的遺孀劉氏,並在張員外死後,繼承了所有張家的財產,而簡德潤希望張、簡兩姓均有子嗣可傳,於是他讓八個兒子,四人姓張,四人歸本姓簡,但後來他八個兒子卻為姓張姓簡爭論不休,因此簡德潤索性讓其子嗣都姓張簡,從此就多了一個複姓「張簡」,且繁衍開來,直到第十二世祖張簡成禎才傳至台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至日治時代,為避免麻煩,一些張簡姓改姓張或姓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台灣光復後,有部分人恢復張簡姓,也有一部分人沒有恢復,所以大寮鄉(註3)無論張姓或簡姓,都與張簡姓氏有親戚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大寮張簡家族歷代傑出人才輩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清代武舉人張簡魁。</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350</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學●張簡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