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2 14:38:18

【史學●新經濟史研究法】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新經濟史研究法</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又稱為計量經濟史研究法,其特徵是將經濟分析與計量資料用在經濟史的研究之上,並將所要研究的變數帶入數學公式,演算出其間的關聯性,其結果不僅帶給經濟史的許多課題新的瞭解,也開拓了經濟史新的研究方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至於新經濟史研究法的發源,事實上可追溯自1950年代後期美國崛起的新經濟史其代表為克萊奧學派(cliometricians)。</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到了1960年代初期,美國一些歷史學者積極倡導以電子計算機處理歷史情報資料,並命名為計量史學(cliometrics)。</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於是,此一術語便被廣泛的使用在形容各定量資料的量度和分析的歷史著作,有別於傳統定性的歷史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臺灣,1950年代開始即有人將新經濟史的研究方法導入傳統的臺灣經濟史研究,並藉此歸納出新的解釋,但並不多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直到1990年代以後,才有以臺大經濟系為中心,積極且有系統的發展新經濟史研究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其特點有二:一為重視工業結構、成長速度與成長型態等變化,且傾向將其放在較長期的趨勢中討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另一則為試圖從歷史觀點解釋日治時期工業結構、成長速度與成長型態等變化的原因。</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476</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學●新經濟史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