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1 05:48:53

【史學●臺北帝國大學】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臺北帝國大學</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日治時期臺灣唯一的綜合大學,是戰前日本九所帝國大學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28年(昭和3年)創立,初設文政、理農兩學部,並合併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為附屬農林專門部,首任總長(即校長)為原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教授幣原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臺北帝國大學在近代臺灣學術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究其原始本質則為殖民地大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殖民地的特殊關係,成立之初即以南方研究作為發展目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文政學部設有南洋史學科、土俗學與人種學等講座,心理學課程著重民俗心理學,語言學課程以華南、南洋各地的語言作為必修科目,上述各科講座教授大多出身東京帝國大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理農學部則設有農學、熱帶農學、農藝化學等講座,以臺灣為中心,擴及華南、東南亞,進行熱帶、副(亞)熱帶動、植物之相關研究,講座教授則大多是出身「札幌農學校系統」。</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36年,增設醫學部,並合併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部為附屬醫學專門部,以熱帶地方疾病(砂眼、甲狀腺腫、寄生蟲、瘧疾、蛇毒)、慢性疾病(結核病、皮膚病、性病、精神病)、熱帶衛生、東亞民族學(解剖學、體質人類學)等為調查研究的重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39年設熱帶醫學研究所,其下設有熱帶病學科、熱帶衛生科、細菌血清科、化學科、厚生科等五科,另設有士林、臺中、臺南三個支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43年,附設預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並將「附屬農林專門部」自臺北帝國大學分離獨立,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臺中高等農林學校(即國立中興大學前身)。</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理、農學部分家,增設工學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時設置南方人文研究所及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整合校內人力、資源,致力於南洋各地之政治、經濟、文化及天然資源的調查研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44年,擁有文政、理學、農學、醫學、工學五個學部和預科,以及熱帶醫學、南方人文、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學生394人,其中臺灣人117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45年11月被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改組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17</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學●臺北帝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