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0 13:44:09

【史學●蕃塾與蕃童教育所】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0 20:46 編輯 <br /><br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蕃塾與蕃童教育所</FONT>】</FONT></STRONG></P>&nbsp;
<P><STRONG>番塾與蕃童教育所,皆是歷史上治台政府因統治上的需要,而設立的原住民教育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教育的對象皆為原住民,但在機構的源由上並無繼承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番塾的來由,最早起於清代經牡丹社事件之後,決定「開山撫番」的政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光緒元年,沈葆楨清剿排灣族獅頭社、內文社後的撫番方略當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番社就撫布置情形摺〉當中,提及其與番人約誓七條:「曰遵薙發、曰編戶口、曰交凶犯、曰禁仇殺、曰立總目、曰懇番地、曰設番塾」。</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番塾的教育是強迫性的,該奏折當中提及:「於枋寮地方先建番塾一區,令各社均送番童三數人,學語言文字,以達其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習拜跪禮讓,以柔其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目的在於使番民歸順,服從政府與官方禮儀,消彌原住民的反抗意識,此方略為其後的清代治台官員所沿襲,莫不以設立番社為政績。</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童教育所,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基於理蕃政策,在當時台灣的蕃地內所設立的蕃人初等教育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當時的台灣初等教育,可以分為日、漢、蕃三種不同的對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中蕃人的初等教育,分成蕃人教育所與蕃人公學校兩種。</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人公學校由文教系統管理,蕃童教育所則由理蕃系統管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後蕃人公學校併入一般初等教育系統,而蕃童教育所持續的成為日治時期,原住民主要的初等教育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童教育所最早是在1904年設立,具體的教育方針與普設,是在1908年,總督府公布「蕃童教育標準」、「蕃童教育綱要」、「蕃童教育費額標準」三項法令公布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童教育所的源由,可以溯及1898年栗野傳之成與伊能嘉矩踏查蕃界復命書內的建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建議以埔里社為中心,南部較為「開化」與「智識程度高」的蕃人設立學校教育,北部較為「未開化」與「智識程度低」的蕃人設立特殊教育機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前者衍生為蕃人公學校,後者則為蕃童教育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需要附帶說明的是,所謂的「開化程度」,總督府的劃分,是以對政府的服從程度來分別;</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智識程度」則是因為總督府基於北部蕃地樟腦資源開發與具有獵首慣習的原住民衝突的「技術性分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蕃童教育所都分佈於蕃地之內,且雖大部分於北部,但是在埔里以南亦有設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童教育所的教育目的,有兩個主要的方針:行政上,是推廣「國語」(日語),使其成為原住民的第一語言,並且監視與化解當時依然盛行危害統治的傳統慣習如獵首等,塑造新的禮儀、倫理與習慣,使其成為「新日本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經濟上,則是根據的理蕃政策,訓練原住民為具有技術能力的農民,以開發當時在蕃地就已經頗具利益的樟腦以及總督府認為具有經濟價值與自給能力的水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換言之,蕃童教育所不只是教育機構,其為國家統治下,具有治安與經濟意義的特殊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我們可以從蕃童教育所的師資與主管機構上看出,蕃童教育所的師資全由蕃地警察兼任,而非由專業的教育人員擔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主管機關則為民政局殖產部,而非文教局學務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童教育所的教育人員均由蕃地警察兼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地警察在當時是兼具有行政、治安以及教育功能為一體的身份。</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蕃地具有無上的權威,在政府體制上雖為基層人員,但是對於蕃地民眾,其地位無異於威嚴的父母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透過蕃地警察兼任蕃童教育所師資,也從小的培養原住民對於蕃地警察的順服與尊敬。</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08年至1928年之間,各地蕃童教育所的差異甚大,修業年限分別為二到四年不等也沒有專用的教科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直到1928年之後,制訂新「教育所的教育標準」,才統一規定為四年,並且由總督府警務局,編撰專用的教科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童教育所的課程,共有修身,國語,圖畫,唱歌、體操與實科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1908年到1928年之間,最主要的課程是以修身與國語為主,教育的目的著重在「化育」原住民放棄舊有妨礙統治的風俗如獵首與狩獵,並接受日本風俗,且進一步地培養蕃童的愛國(日本)精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1928年之後,則有系統的以國語以及實科教育為主,以徹底的同化原住民為日本人,並且搭配農業實習課程與總督府在蕃地設置的農業機關,使其具有農耕技術,以期能對資本累積貢獻力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蕃童教育所自1904年設立、1908年確立法律基礎與普設、1928年改制與標準化、1936年因應蕃人改稱高砂族而更名為「教育所」,直至1945年日治時代結束,走入歷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A href="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57" target=_blank>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57</A></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學●蕃塾與蕃童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