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0 13:27:01

【史學●訊塘埔文化】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10:24 編輯 <br /><br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訊塘埔文化</FONT>】</FONT></STRONG></P>&nbsp;
<P><STRONG>史前考古學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本文化原為1960年代歷史學者盛清沂所稱之「老崩山系統」,最著名代表陶器為褐色夾砂陶,1990年代初期以來考古學者劉益昌以老崩山系統之內容涵蓋大坌坑文化,因此將褐色夾砂陶和橙色泥質陶、橙色夾砂陶為主的器物群,單獨給予一個文化類型,而於2001年正式命名為訊塘埔文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本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區域為臺北盆地、淡水河下游兩岸、北海岸,分布最南側到達桃園縣楊梅鎮伯公崗臺地附近,向東則沿著東北角海岸南下到達宜蘭平原北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遺址主要分布於海岸沙丘、平原、臺地、丘陵邊緣等近海低平的區域,臺北盆地內的發現集中於盆地西北側以及東側的基隆河流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目前尚未發現本文化的人群移居至河流中游以上,海拔較高的臺地或丘陵區域,主要遺址有宜蘭縣礁溪鄉大竹圍遺址、臺北縣(註1)萬里鄉(註2)萬里遺址、三芝鄉(註3)老梅遺址、民主公廟Ⅲ遺址、老崩山遺址、淡水鎮(註4)港子平遺址、演戲埔腳遺址,八里鄉(註5)訊塘埔遺址,臺北市圓山遺址、植物園遺址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本文化的陶器以褐色夾砂陶、橙色夾砂陶和橙色泥質陶為多,其餘陶器數量較少,陶器質地中常帶有輝石岩粒或其他沙粒,外表經常抹平塗紅,在口緣以下常見拍印繩紋,器型以圜底鼓腹罐為多,部分有低矮帶穿的圈足,口緣以外侈低矮的短口為多,和大坌坑文化類似。</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石器類型有石錛、石鑿、打製石斧、磨製石斧、凹石、石槌,尤其以凹石最為常見,遺址亦出土少量玉質器物,宜蘭大竹圍遺址、臺北訊塘埔遺址發掘中則出土玉質的石錛、石鑿、石簇,以及裝飾的管珠、墜飾,並有少量製造玉器殘存的廢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本文化是大坌坑文化晚期的演化,年代約距今4,500-3,500年,這是全臺灣盛行「繩紋紅陶」的時代,從地理位置、文化內涵而言,和盛清沂所稱分布於新竹、苗栗境內「紅毛港系統」最為接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東側南段間隔蘇花海岸和花蓮地區的繩紋紅陶時期文化,亦即「大坑式粗繩紋陶」也相當接近,顯示彼此之間的文化關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A href="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87" target=_blank>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87</A></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學●訊塘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