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贌社】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08:51 編輯 <br /><br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贌社</FONT>】</FONT></STRONG></P> <P><STRONG>荷蘭至清朝年間,一種專屬於原住民部落的特殊稅賦制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贌」,臺語發音為pak,為歐洲字”pacht”的音轉,意為「雙方取得協議」,「條約」,「社」則是指「番社」,也就是原住民居住的部落,因此所謂「贌社」,從字面意義加以解釋,便是「有關於社的(稅賦)承包制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荷人佔領台灣後,其轄下的平埔族原住民,一部份已如漢人一般過著農業生活,另一部份則仍保留了漁獵生活的傳統,以捕鹿為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對於這些捕鹿為主的番社,荷人並不直接向其徵課稅賦,而是以「包稅制」的形式進行間接的經營與管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通常,荷人會將轄下的番社畫分為幾個大的區域,然後再將這些區域的徵稅權利,以定期拍賣的方式交給地方上的有力商人承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獲得徵稅權的商人,每年有向政府繳納相當於一定稅額的義務,其餘的收益則皆歸商人自己所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據高拱乾《台灣府志》記載,這些商人「將日用所需之物,赴社易鹿作脯,代輸社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也就是說,他們的貿易活動,主要是以日常生活用品(如刀,布等)向番社的原住民交換鹿隻,並將交換來的鹿皮收益一部份做為稅賦上繳,剩下的鹿肉等副產品則被做成肉乾出售,成為商人利潤的來源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於這些商人貿易的對象以番社為主,因此他們通常被稱為「社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又因為這種承包制度(「贌」)主要是針對番社而設置,所以這種特定的徵稅方式,便被稱為「贌社」。</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贌社制起於荷蘭統治,在明鄭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在清領時期持續推行,透過此一制度,台灣統治者的財政得以穩定,然而社商為獲取利潤而進行的重重剝削,卻使原住民生活日趨困苦,至清朝時,贌社制下的番社已經面臨「雞犬牛豕布縷麻菽悉為社商所有」的慘況;</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此可知,此制實為一「利官不利民」的制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STRONG>引用:<A href="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998" target=_blank>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998</A></STRON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