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規定】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9 09:04 編輯 <br /><br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醫學百科●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規定</FONT>】</FONT></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拼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héshìgùyīxuéyìngjíguǎnlǐguīdìng<BR><BR>《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規定》1994年10月8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2010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78號宣布《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規定》廢止和失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規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一章總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一條為加強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工作,減少和控制核事故的輻射危害,保障核電廠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與安全,根據《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制定本規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可能或者已經引起放射性物質釋放,造成重大輻射后果和人員健康影響的核電廠核事故的醫學應急管理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條國家對核事故醫學應急工作實行國家、地方二級管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四條核事故醫學應急工作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貫徹執行常備不懈、積極兼容、統一指揮、大力協同、保護公眾、保護環境的方針。</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五條核事故醫學應急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國家核事故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充分利用現有的放射衛生防護機構和衛生醫療單位的技術力量和設備,平時做好醫學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核事故時組織實施醫學應急救援。</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六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成立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其主要職責是:(一)貫徹執行國家核事故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指導地方核事故應急醫療救援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負責向國家核事故應急機構提出核事故時的衛生防護與醫學應急救援建議;</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組織審查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方案,檢查醫學應急響應準備情況;</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五)負責國際間的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的組織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六)負責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的信息發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七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設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衛生部核應急辦)其主要職責是:(一)組織宣傳貫徹國家核事故應急工作方針政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在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下做好醫學應急準備工作,指導、督促、檢查、落實各項醫學應急救援措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組織醫學應急人員的專業培訓,督促檢查有關單位的應急衛生防護與醫療救援訓練和演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負責醫學應急救援時的組織工作及其后果的衛生學評價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八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建立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專家咨詢組和顧問組,聘請有關專家(兼職)組成,其主要職責是:(一)提供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技術建議與咨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協助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做好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方案的評審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指導并參與核事故應急放射衛生防護與醫療救援專業技術培訓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參與核事故后的衛生學評價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九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設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中心,其主要職責是:(一)開展核事故應急衛生防護與醫療救援方法、技術的研究,在衛生部核應急辦的領導下做好國家級醫學應急救援的準備和響應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負責實施各級醫學應急機構技術骨干培訓和演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負責起草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方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負責有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儲存和交流,建立相關數據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五)參與放射事故受照人員的醫學處理和長期醫學觀察,指導抗放射性藥物的貯存與使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六)參加制定核事故時保護公眾的劑量干預水平和導出干預水平導則,協助核設施所在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實施核事故衛生防護措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七)指導和必要時參與核事故現場的放射性污染監測;</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八)負責日常的值班工作,通訊聯絡,資料接收、傳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事故時的醫學應急救援情況通報,總結報告的起草,并能隨時轉為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的指揮中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條核電廠所在地的省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轄區內的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職責是:(一)執行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工作的法規、規章和政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制定地方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計劃及其實施方案,并報衛生部核應急辦備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組織、協調和指揮轄區內各核事故醫學應急單位做好核事故現場受照人員的救護和醫學處置的準備與救援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根據核電廠周圍人口的密度,建立核電廠周圍30至50公里范圍內的放射性背景資料、人口分布、居民健康情況、飲食和生活習慣、衛生機構和醫療衛生技術力量的分布以及氣象、交通、通訊能力的資料數據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五)開展核電廠運行后周圍公眾的放射衛生評價,定期對生活飲用水、食物以及主要居民點近地面空氣等進行監測和評價;</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六)定期向衛生部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中心提供有關調查、監測和評價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發現問題隨時報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七)開展對核事故可能波及地區的基層衛生醫療單位有關人員的放射衛生防護技術培訓,對核電廠周圍居民進行有關放射衛生防護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八)完成衛生部核應急辦交辦的其它任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一條核電廠運營單位按國家規定編制的核事故應急計劃應包括詳細的場內醫學應急方案,并在提請國務院有關部門審評的同時報衛生部備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所屬的有關專業機構,為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的技術后援單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三條全國各級、各類衛生醫療單位必要時都有承擔核事故應急醫學救援工作的義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四條抗放射性藥物由國家醫藥管理局根據地方核事故醫學應急準備工作的需要負責組織生產和供應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章應急準備和響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五條核電廠運營單位在進行核電廠選址和設計工作時,應當進行放射性本底、周圍公眾健康情況的調查和衛生學評價,并將調查、評價結果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指定的其它部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六條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計劃應當相互銜接、協調一致,其主要內容是:(一)目的、基本任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應急響應組織、職責、程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煙羽應急計劃區和食人應急計劃區的范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干預水平和導出干預水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五)醫學應急準備和響應的詳細方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六)醫學應急準備所必須的設施、設備、器材和其它物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七)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之間相互配合、支援的事項及措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七條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根據各自的職責,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力量組建應急專業組,做好應急響應準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八條參加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并定期參加核事故醫學應急演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十九條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在接到發生核事故的通知時,應立即按規定的響應程序進行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條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應與衛生部核應急辦和衛生部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中心建立約定的通訊聯絡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通訊聯絡應符合下列要求:(一)有可靠的通訊手段,確保專用線路在事故期間絕對暢通無阻;</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各通訊聯絡點、聯絡人、替補人應定期進行通訊演習和檢查,以保證事故時的通訊聯絡暢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用于核事故醫學應急工作的設施、設備和通訊聯絡系統、輻射監測系統以及防護器械等應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一條核事故醫學應急狀態分下列四級:(一)應急待命出現可能導致危及核電廠安全的某些特定情況或者外部事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核電廠內醫學應急組織和人員進入戒備狀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員到位,設備、儀器等應急物資準備就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廠房應急事故后果僅限于核電廠的局部區域,核電廠場內醫學應急人員按照場內核事故醫學應急計劃的要求采取醫學應急響應行動,并通知場外有關核事故醫學應急響應組織。</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場區應急事故后果蔓延至整個場區,場區內的人員采取核事故醫學應急響應行動,通知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廠外核事故醫學應急響應組織可能采取核事故醫學應急響應行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場外應急事故后果超越場區邊界,實施場內和場外核事故醫學應急計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二條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根據核事故發生、.發展的情況適時選用隱蔽、服用穩定性碘制劑、控制食物和飲用水源等防護措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控制通道、撤離、避遷等防護措施的實施由省級人民政府統一組織。</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三條核事故醫學應急響應的報告辦法按照《條例》規定的程序執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四條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核事故醫學應急響應的有關情況告知當地公眾,告知的方式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五條進入核事故現場的核事故應急響應人員必須服用穩定性碘制劑、佩戴個人劑量監測儀、穿著防護服裝,盡可能地避免過量的照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六條在核事故處于應急待命、廠房應急、場區應急時,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應根據核電廠或地方政府的要求決定是否趕赴現場協助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核事故處于場外應急狀態時,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應在國務院的統一指揮下派出人員赴現場指導核事故醫學應急響應行動,必要時直接派出救援力量參加醫學應急救援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七條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的有關信息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發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八條場外核事故醫學應急狀態的終止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場外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的情況決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十九條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應做好核事故醫學應急狀態終止后受污染地區居民的健康監護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并對受過量照射的人員進行醫學隨訪觀察,根據病情確定觀察時間。</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條核事故醫學應急狀態終止后,核電廠運營單位應向地方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提交詳細的事故報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地方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應及時向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提交場外核事故應急工作的總結報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四章培訓和演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一條衛生部核應急辦負責制定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培訓計劃,編制統一的培訓教材,并負責組織實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二條地方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應根據衛生部核應急辦制定的醫學應急救援培訓計劃制定當地的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三條核電廠運營單位應當對職工進行核安全、輻射防護和核事故醫學應急知識的專門教育。</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四條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應在國家和地方應急組織宣傳教育大綱的指導下,結合醫療、衛生的專業特點,開展對核電廠附近的居民進行核安全、輻射防護和核事故醫學應急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教育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五條衛生部核應急辦負責組織不驚動公眾的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演習,每三至四年進行一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六條醫學應急培訓、演習后應當進行評估,并由衛生部核應急辦做出書面總結,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向國家核事故應急組織報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五章附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七條對在核事故醫學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依據《條例》給予表彰和獎勵。</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八條對違反本規定、不履行其規定的職責和義務并不執行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命令的單位和個人,依照《條例》規定給予處罰。</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三十九條各級核事故醫學應急組織在核事故場外應急準備工作中所必需的資金,應根據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進行安排,不足的部分按照《條例》規定的渠道上報。</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四十條本規定也適用于可能或者已經發生重大輻射后果和人員健康影響的核供熱站、固定式反應堆等其它民用核設施事故以及國外核事故的醫學應急救援管理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四十一條本規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解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四十二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STRONG></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引用:<A href="http://big5.wiki8.com/heshiguyixueyingjiguanliguiding_42728/" target=_blank>http://big5.wiki8.com/heshiguyixueyingjiguanliguiding_42728/</A></STRONG></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