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1-9 07:49:12

【醫學百科●醫學】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醫學百科●醫學</FONT>】</FONT></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拼音</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yīxu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英文參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medicine;medicalscience;studyofmedicine</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概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是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狹義的醫學只是疾病的治療,但也有說法稱預防醫學為第一醫學,臨床醫學為第二醫學,復健醫學為第三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的科學面是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與發現,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藥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按其本質來說屬于自然科學范疇,在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處于應用科學的地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于在人的健康和疾病過程中,在防治疾病的措施中,包含大量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因素,因此醫學的內容又有與思維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部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整個醫學體系中,既有系統的科學知識,又有龐大的技術手段,是科學與技術的統一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既是一種理論體系,又是一種實踐體系,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的社會職能在于保障和促進人類在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的健康發展,在社會生產中,它保護勞動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已有幾千年歷史,古代的中國、希臘、埃及、巴比倫、印度都形成了各自的醫學體系,近代以來繼承并發揚了的主要是中國醫學和源于希臘的西方醫學兩大體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世紀以來又出現了旨在把中國醫學與西方醫學統一起來的中西醫結合學派。</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生正在治療病人,法國巴黎盧浮宮。</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大多數文化中,最早的醫學是使用一些經驗證明有效的物質進行治療,如一些植物(草藥)、動物藥及礦物藥。</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包括西方世界在內的所有社會中,都會夾雜著宗教、儀式及巫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土著人們也有著大量的與宗教信仰、傳統經驗及自然資源有關的醫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已知的宗教醫學有:泛靈論、招魂術頁面招魂術并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為spiritualism。</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薩滿教及占卜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國的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祝由科》[來源請求],后世人在這部醫藥著作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后來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并由祝由科里將純粹的醫藥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后來的中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其中的《黃帝內經》則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防病養生保健康的預防醫學觀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哈拉帕時期(公元前3300年)的印度河流域有了醫學和牙醫學的一些知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古埃及,人們使用莎草紙記錄了許多醫學文獻,如卡亨(Kahun)紙草文(公元前2000~1800年)、史密斯紙草文(公元前1700年)及埃伯斯(Ebers)紙草文(公元前1500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中史密斯紙草文記錄了腦所引起的痙攣和腦膜,是世界上第一次關于腦的記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古巴比倫文明的醫學記載則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今天,又有許多新的科技手段被不斷加入到醫學中并產生了生物醫學工程、醫學成像、納米醫學等分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現代化醫院內部設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分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根據研究領域的不同,醫學被細分為了許多不同的學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第三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特種醫學及傳統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另外,還存在一些宗教醫學(如佛教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現有發展水平上,整個醫學按研究的對象、內容、方法之不同可分為以下三個部分:(1)基礎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研究人體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疾病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治療疾病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藥理學,以及中國醫學的臟腑、經絡、氣血、病因病機學說和中藥學、方劑學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臨床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基礎理論指導下,通過臨床實踐,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考察致病原因、發病機制、病理過程,對疾病作出診斷,采取治療措施,祛除疾病以恢復和保護健康,包括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皮膚病學、傳染病學、針灸學,推拿學、放射學等多種專門學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3)預防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研究防止疾病、保障健康的規律,采取措施利用有利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以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可分個人預防與公共預防兩大方面,包括養生學、衛生學、流行病學等專門學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外,還有軍事醫學、法醫學、航空醫學、航海醫學、宇宙醫學、社會醫學等特種學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隨著不同學科的發展與交叉,也產生了許多與醫學有關的交叉學科,如醫學信息學、醫學倫理學、醫學人口學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教育中國古代醫學教育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太醫令秦承祖創建了相關醫學教育機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醫學院。</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公元6世紀,隋朝完善了這一醫學教育機構,并命名為“太醫署”,署內分醫、藥兩部,太醫令是最高官職,丞為之助理,下有主藥、醫師、藥園師、醫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師生最多時達580多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大同元年(947),遼軍入汴,“壬寅,晉諸司僚吏、嬪御、宦寺、方技、百工、圖籍、歷象、石經、銅人、明堂刻漏、太常樂譜、諸宮縣、鹵簿、法物及鎧仗,悉送上京”。</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初,契丹醫人鮮知切脈審藥,上命庶成譯方脈書行之,自是人皆通習,雖諸部族亦知醫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為了學習漢族醫學,遼興宗使人翻譯《方脈》一書并帶來了遼代的醫學發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遼朝史書上并沒有關于設立官方醫學教育機構的明確記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894年,李鴻章奏請于天津總醫院附設西醫學堂(又名北洋醫學堂),這也是中國最早的西醫學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早期中國的醫學院校學制主要是復制日本模式,并從日本聘請教師,修業年限為4年,相當大學本科水平。</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清末,大量中國留學生前往日本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02年,在日本的272名留學生中,有3名在學習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03年京師大學堂“選派學生出洋,分習專門,以備教習之選”,派往日本31人中有1人學習醫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04年留日醫學生在校人數達到23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中華民國醫學教育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頒布了《大學令》,將醫科列為與文、理、法、商、農、工平行的7個分科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大學的醫學課程計103個科目,是課程門數最多的學科,修業年限是預科3年,大學4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17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頒布《修正大學令》,規定具有文、理兩科的屬于大學,而具有法、醫、農、工、商等五科之一的設立為單科大學,如醫科大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22年以后,北洋政府教育部頒布了一個以美國學制為藍本的“新學制系統”,取消醫學預科,醫學專科的修業年限為3年,醫學本科的修業年限為5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35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了《醫學院暫行科目表》,對醫學院校的學制和課程體系作出了統一的要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41年,將醫學本科的修業年限改為6年,并規定特定學年的課程結束之后要進行兩次階段性考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學教育195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頒布《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在保留原先已經實施的六年制學制之外,開始大量發展三年制的醫學專科學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55年將醫學專、本科專業的修業年限統一調整為3年、5年,直接將高中畢業生經中、短學制教育培養成為以應用型為主的醫療衛生技術專門人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88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正式開始試辦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實施臨床醫學專業學位,1998年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七年制醫學教育培養目標重新定位于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到1998年,醫學專業調整為8大類l6個專業,學制為三、四、五、六、七、八年制并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日本醫學教育單次使用的藥瓶1876年,日本效仿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設立了以帝國大學為首的國公私立大學醫學院、醫科大學和醫學專科學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45年開始,受美國醫學影響,日本將原有的50所醫學專科學校(包括大學附屬醫學專科部)進行了調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l950年,舊制大學和升級學校都改為新制大學醫學院、醫科大學共46所,并大幅削減招生人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這一時期(1946年)無論是新制還是舊制醫學院校的8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70年起,日本醫學院校得到快速發展,到1981年達80所(國立43,公立8,私立29)。</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阿根廷醫學教育19世紀初,阿根廷創建了第一批醫學院,包括1821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院和1877年的科爾多瓦大學醫學院。</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58年,薩爾瓦多大學醫學院和科爾多瓦天主教大學醫學院兩所私立醫學院成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阿根廷共有29所醫學院,其中10所位于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其周邊,其他的也多位于內部省份的大型城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所有醫學院的課程設置均為六年制,包括三年的基礎學科學習、二年的臨床學科學習和一年的實習,在具體實施的方式上各校之間略有差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從2000年起,阿根廷的醫學院都需要通過全國大學評價和認證委員會(CONEAU)的認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醫學院的全職教師多為基礎學科研究者,受任于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ET)或政府管理下的其他國家部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現代醫學挑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愛滋病及癌癥等很多不治之癥仍然是醫學界的挑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參考資料^楊建宇(2006-7)."醫學史".中醫古籍出版社,132.ISBN780174416^王琬(2006-8-1)."佛治百病:祛除病苦的佛家醫方".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1334911^張秀傳."宋代的醫學教育".史學月刊,2006(9):118-121^."遼史卷四本紀第四".^."遼史卷八十九列傳第十九".^黃子杰李躍平."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制的歷史演變與啟示".西北醫學教育,2007,15(6):973-975,978^牛亞華."清末留日醫學生及其對中國近代醫學事業的貢獻".中國科技史料,2003,24(3):228-243^堀原一朱莉蓮."日本醫學教育的發展歷史".復旦教育論壇,2003(6):92-92相關文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P><STRONG>引用:http://big5.wiki8.com/yixue_47781/</STRONG></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醫學百科●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