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凌土奇觀】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四星凌土奇觀</FONT>】</FONT></STRONG></P><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P>
<P align=center><BR>四星凌土奇觀<BR><BR></STRONG></P>
<P><STRONG> <BR></P>
<P align=center><BR></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四星凌土奇觀局部放大:四顆土星衛星一字排開</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據美國太空網報導,2月24日,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一張罕見的“四星凌土”照片,土星的4顆衛星整齊地排成一線在“母星”前方穿過。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4顆衛星從左至右分別是白色多冰衛星——土衛二“恩克拉多斯”和土衛四“狄俄涅”,以及大型橙色衛星——土衛六“泰坦”和多冰的土衛一“彌瑪斯”。</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根據當時與太陽之間的角度,4顆衛星的影子均在自己前方。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這種罕見的衛星凌土現象只有土星環面幾乎與地球側向相對時才會出現。</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2009年8月10日和9月4日,土星環將完美地出現在我們視線一側。</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但不幸的是,此時的土星與太陽之間距離太近,以至於我們無法在地球上進行觀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環面交叉現象每14至15年出現一次。</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995年至1996年,“哈勃”目睹了環面交叉以及多次衛星凌土現象,並幫助發現了其它幾顆新土星衛星。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2009年初是比較理想的觀察時間,天文愛好者可使用小型望遠鏡觀察土星衛星和陰影在土星前方穿過。</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月24日、2月9日、2月24日和3月12日,土星的最大衛星——“泰坦”曾4次穿過土星,但均無法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被觀察到。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610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經常被稱之為“天文學之父”——第一次借助望遠鏡觀察到土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1655年,荷蘭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發現了“泰坦”。</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350年後,也就是2005年1月14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歐洲航天局探測器拍下了“泰坦”圖片,讓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個神秘的多冰世界的表面。</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法裔意大利天文學家喬凡尼·多米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發現了“狄俄涅”以及其它土星衛星,出生於德國的英國人威廉姆·赫胥爾(William Herschel)發現了“彌瑪斯”和“恩克拉多斯”。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據悉,“四星凌土”圖片是“哈勃”的2號廣角行星相機拍攝的,當時土星與地球間的距離大約在7.8億英里(12.5億公里)左右。</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哈勃”能夠觀察到土星前方最近190英里(300公里)內的細節。</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圖片中,在土星前方穿越的黑帶——略高於土星環——是星環在土星上投下的影子。</STRONG></P>
<P><STRONG> <BR>引用:</STRONG><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7064"><STRONG>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7064</STRONG></A></P>
<P> </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