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12-27 09:38:44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中國博物館史】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中國博物館史</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史載始自夏朝,歷代帝王便以繪鑄圖象於器物,或描繪聖賢列像於廟堂壁上,以成教化、助人倫,教育百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自隋煬帝以後,歷代帝王皆設宮室專事收藏名家書畫及珍玩,或設畫院,置畫官,提倡藝術,迨至清而不廢。</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唯專供帝王玩賞,並未以惠澤百姓為目的,致使千餘年來中國士大夫藝術與民間藝術的風格迥異其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博物院」一詞,出現於中國圖書典籍者,始見於清同治年間孫詒讓撰周禮政要觀外新:「西人,凡都會地皆有博物院比較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清代西方丈化傳入中國顯見於一般。</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以近代西方博物館之形態出現於我國者,始於清同治七年(西元一八六八年)法籍神父韓伯祿(PereHeude)在上海首創自然歷史博物院,後續建新館,又稱徐家匯博物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治十三年英國亞洲文會在上海設立自然歷史與考古類博物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光緒三十年(一九○四)設於天津租界的新學中學設立華北博物院,是自然歷史及民俗類博物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以上三館均屬西人建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國人自設博物館者,乃光緒三十一年張謇開辦南通博物院為肇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次為宣統元年(一九○九)濟南市山東省立圖書館附屬山東金石保存所成立,收藏出土古器物及碑龕等萬餘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宣統二年,南洋勸業會教育館成立,以上皆民間建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成立,諸位開國先進,由西歐引進新科學及思想,蔡元培先生積極提倡博物館事業,致使中國博物館事業能於建國之初即同時展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元年,教育部就北平國子監官舍創設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我國第一所公立博物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三年,成立北平古物陳列所,接收舊辟文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四年,在南京建立南京古物保存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各省紛紛效同,河北、山東、江蘇、湖北、廣東、雲南等地及各學校相繼成立博物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十二年,天津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福建博物研究院相繼成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十三年冬,清廢帝溥儀出宮,十四年國慶日,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成立開放,時為國內博物院規模最大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十七年,河南省立博物館、南京市立歷史博物館、蘭州市立博物館成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十八年,國立北平天然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在南京所設自然歷史博物館、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等成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是年全國博物館公立者三十一所,私立者三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二十二年,國民政府決定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創辦一綜合性博物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四月,成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計畫成立自然、人文、工藝三館,計畫完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是年十月,接收北平古物陳列所藏品。</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二十五年,兼併國立歷史博物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惜翌年對日抗戰起,未及完成建築,部分屬員南下西南各省一帶從事民俗及考古調查工作,成果豐碩,惜因戰事連綿,終未及正式成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二十四年,由丁文江等發起籌設中華博物館協會,該會成立後,即展開全國博物館現狀調查並出版成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二十三年,為全國博物館事業最盛時期,統計機構達二百五十所之多,可見政府與民間對博物館之重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抗戰期間,各地博物館遭破壞而停頓者甚多,勝利後復元者亦不及三分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三十五年,統計全國博物館總數僅餘六十四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除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外,浙江西湖博物館(杭州)、四川博物館(成都)、中國西部博物館(重慶)、私立希成博物館(成都)、濟南廣智院(濟南)、河北省立天津博物館(天津)、河南省立博物館(開封)、上海市立博物館、青島市博物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西安)、臺灣省立博物館(臺北)等尚具規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三十七年冬,大陸淪陷,國立中央博物院、北平故宮博物院,及河南省立博物館大部分珍藏文物運來臺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臺,臺灣僅有日據時代移交下的臺灣省立博物館,收藏自然標本、民俗及考古文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現設特展室供民眾舉辦美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臺灣光復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原有標本室於六十年擴建成標本陳列室,收藏臺灣山地文物及考古出土文物甚豐,平時供該系研究為主要功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四十三年,張其昀先生任教育部長,遵先總統蔣公指示,推行文化復興工作,四十四年在台北市南海路植物園內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科學教育館、國立藝術館,及中央圖書館,合稱南海學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國立歷史博物館接收河南省立博物館運臺文物管理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館近年來積極改良陳列,以生態方式展示歷史文化為其特色,並推展海外展覽,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建樹頗多。</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四十五年,南港中央研究院復建,民族學研究所及歷史語言研究所恢復設立標本陳列室,以收藏研究考古及民俗類文物,在質量上相當豐富,不對外開放。</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五十年,國防部成立國軍歷史文物館(臺北),陳列軍史、兵器、戰績,對外開放。</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五十二年,南港胡適故居開放成立為胡適紀念館,陳列其生前紀念文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臺灣省林業試驗所陳列館在臺北市植物園內成立,展覽林業產品及介紹臺灣林業狀況。</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阿里山高山植物館成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陳列阿里山林業標本及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五十三年,包遵彭先生發起成立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後未繼續有具體實施成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五十四年,行政院在臺北士林外雙溪建立中山博物院,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與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合併管理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該院重視研究工作及出版事業,展覽效果亦不斷改進,為國內現在最具規模之博物館,其水準亦可列入國際之一流,經常舉辦國際性藝術史研討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臺南市立民族文物館成立,附設於延平郡王祠內,其前身為臺灣史料館,民國二十一年時設於安平古堡,收藏臺灣史料及民俗文物,具研究價值。</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五十五年,郵政局創辦郵政博物館,內容以郵史、郵票、郵政為專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十年元旦,中國文化大學成立一綜合性之大學博物館,名為華岡博物館,內容有歷史、美術、自然歷史、民俗等各類,經常舉辦展覽,促進該校師生觀摩機會,全年對外開放,以推廣教育為目的,現為國內重要博物館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十一年,國父紀念館(臺北)成立,陳列建國史蹟、國父紀念遺物為主,並設公共會場,提供民眾舉辦文藝活動,為市民重要活動場所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十二年,私立鹿港民俗文物館成立,以收藏臺灣民俗文物,及介紹鹿港史事為其特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臺中扶輪社在臺中市成立臺灣民俗文物館,建築物設於寶覺寺大佛身內,以生態方式陳列。</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十三年,中央圖書館分館設立民俗器物陳列室,大部分文物是臺灣光復後省政府教育廳將原藏臺灣省立博物館之民俗文物撥交管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嘉義縣吳鳳廟由縣政府撥付經費設立吳鳳公史蹟陳列室於廟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十五年,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將師生考察史蹟採集之文物設立文物研究室。</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成立,收藏臺灣民俗文物,並設展覽室及講堂供民眾從事文藝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臺南學甲成立臺南縣歷史文物館,收藏臺灣民俗史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十六年,私立國泰美術館(臺北)成立,專事收藏流傳民間的歷代文人書畫,以近代百餘年間作品為多數,頗具特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高雄市澄清湖區成立水族館,有淡水館及海水館,由臺灣省自來水廠管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下旬,蔣總統經國先生在其行政院院長任內指示五年內增設的第十二大建設為全省各縣市建立文化中心,舉辦各項藝文學術活動,積極從事文化建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案由教育部計畫籌備辦理中,此計畫之實施,將會使我國博物館事業有一畫時代的新面目。</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六十九年,中正紀念堂在臺北市落成,設陳列室展示先總統蔣公事蹟及紀念文物,並建造音樂廳及國家劇院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年五月,金門島設立金門民俗文化村,有陳列室及生態方式的民俗村,介紹本地先民生活,頗具觀光價值。</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十一月,中華兒童博物館成立,由臺北崇她社贊助,市政府撥給場地,是我國第一所兒童博物館,兒童可以在館內觀摩參與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七十年四月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成立,設革命史蹟陳列館及臘像館,電腦音響設備之表演廳,供民眾從事藝文活動使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陳國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69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中國博物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