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英文●美國英語】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英文●美國英語</FONT>】</FONT></STRONG></P> <P><STRONG>美國英語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一階段屬於殖民時期美國英語(ColonialAmericanEnglish),在十七世紀時期,英國人開始移民北美洲,沿著大西洋海岸定居,由這些移民導入新大陸的英語,就是莎士比亞、米爾頓、班揚時代的英國英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階段是從原有十三州殖民地向外擴張的時期(ContinentalExpansionAmericanEnglish),大約從西元一七九○年到一八六○年,適值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為止,在此時期移民從英國帶來的保守性與忽視傳統的開拓邊疆之精神相融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語言方面,美國英語又受到德、法、西等外來語的影響,而擴大了字彙的範圍,如hamburger,noodle,semester,借自德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bureau,depot,cache,借自法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tomato,barbecue,chocolate,借自西班牙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美國英語在前兩階段,彷彿處於「殖民地」的地位,受制於英國英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但到了第三階段,美國英語開始走向獨立時期(IndependentStatusAmericanEnglish),大約從一八六○到一八九○年,拉丁語系與斯拉夫語系的國家開始向美國移民為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這段時期中,美國已有國家文學,有些作家像韋伯斯特、巴特利、惠特曼、馬克吐溫等,他們都反對英語的說法與用法遵循標準英國英語的規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四階段是美國國家主義盛行的時期(NationalistAmericanEnglish),大約從一八九○到一九二○年,交通工具、大眾傳播、科技都隨著國家主義同時進展,美國英語也發展其獨特的性質,而這種獨特的美國色彩(Americanism)開始介入英國英語,如常用的字talented,reliable,influential,bluff,又如政治上術語caucus,buncombe,graft,platform,carpotbagger,wirepuller,logrolling等,都來自美國英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五階段是世界強權時期的美國英語(World-PowerAmericanEnglish),大約從爵士樂時代(RoaringTwenties,一九二○~一九三○)到八十年代,美國逐漸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說美國英語要比說英國英語的人數超過一倍,再加無線電、電視、報紙、雜誌、好萊塢電影等大眾傳播工具推波助瀾,使得美國英語風靡全世界各地,而成為創造新單字和新用語的主要來源。</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綜觀發展過程,美國英語猶如移植到一個新環境中的樹,首先求生根茁壯,然後才求衍變發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十七世紀移植到美國的英國英語,可以說是美國英語的雛形,但是無庸置疑,後來隨著新環境的演變,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逐漸產生了差異,使得美國英語具備二種特性:保守性與創造性。</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現分別闡述如下:有些字音在英國英語中已經消失了,但仍存在於美國英語,顯示出美國英語保存了一些英語中古老的特色,具有保守性,例如fast,path,dance中的母音a,十八世紀末,英國南方人已開始從æ的讀音,漸變到a,而一般美國人,除新英格蘭東部地區外,仍然保持舊有的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另一顯著的差異,乃是對r音的處理,在英國英語裏,r音只出現在母音前,如red,而母音之後帶有r的特殊音質,如clerk,rather,在英國英語裏是沒有的,不過在美國新英格蘭東部地區,和大部分南部地區仍依照英式讀音,但在中部、西部,無論r出現在母音之前,或子音之前和字尾,都帶捲舌的成分,這或許也是保留較古的英式發音的一種明證,由於有r音質的出現,使得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原本相同的母音變成不相同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又如fertile,sterile,美國英語把最後一個音節讀成短母音或帶有音節性的(Vocalic),仍保存十八世紀的讀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美國英語在語調方面,尤其是疑問句和祈使句,受到保守性的影響,也比較單調平板,不像英國英語起伏而變化繁複,例如:英式Areyousure?</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美式Areyousure?</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英式Letmeknowwhereyou'regoingtobe.美式Letmeknowwhereyou'regoingtobe.在字彙方面,美國英語仍含有古字或比較古老的用法,如美國人用較古的字fall和deck(雖然也有autumn和pack),分別表示秋天和一副紙牌的意思。</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又如gotten曾使用於十八世紀時代的英國,今日英人僅用於ill-gottenwealth(不義之財)類似的片語中。</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然而美國人迄今仍用gotten作為動詞get的過去分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莎士比亞時代,mad表示生氣、憤怒之義,而今日美語仍保有這種涵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眾所皆知,美國是一個世界種族的大熔爐,語言上易於吸收外來字而加以變形借用,如prairie法文pré,canyon來自西班牙文cañon。</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再者,工商業迅速成長,科技發達,促使美國人在各方面不斷地發明、創造,與革新。</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語言方面也不例外,現行一些常用字彙、慣用語,主要來自美國英語,如stopover,peanut,cooler(jail),calaboose,flop,tuxede,double-cross,four-flush,pin-upgirl,tolayoff。</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我們可以說,創造性(InventiveGenius)是美國英語的另一特徵,因而造成一些英國英語所保留的早期字彙,在美國英語不是另作別的意義解釋,就是幾乎不用,或以別的字取而代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現舉例分別說明,creek在英國英語裏主要意思是海岸的小灣,在美國英語裏卻當作小溪解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fortnight,porridge,heath,moor,ironmonger,在美國英語裏幾乎已經被人遺忘。</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取代的字在美語中很多,如美國英語vest取代了英國英語waistcoat,而英國英語vest是指underwear,也就是美國英語undershirt或T-shirt,類似情形不勝枚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莫建清)</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556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