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12-21 08:32:02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預鑄】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工學●預鑄</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預鑄(Precast),是人類營建發展歷史過程中,為適應需求所逐漸產生的一種施工觀念與方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觀念實由「磚石構造,利用預先製成之磚、石材料,逐一疊砌成整體構造物」之體驗而得,進而發展成「將整體構造物視為由若干部分成品經由施工縫砌疊組合而成」之構想。</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預鑄乃指將工廠中大量生產的構造物組件組合,而安裝至設計位置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預鑄的發展過程中,模矩觀念占有絕對的重要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模矩原為希臘古典建築中,為尋求建築造型的美,所訂定柱式及蓋盤的比例單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近代建築大師柯必意(LeCorebusier)將模矩加入適合人體尺寸的因素,使古典比例與人體尺度接合起來,重新用在建築上。</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近代預鑄觀念,受工業化生產方式的啟發,以及戰後對住宅需求之壓力,營造業發出了房屋工業化的呼聲,為適應大量生產與人類多樣需求,訂定模矩,製定基本尺寸,即利用模矩使建築生產上的全部尺寸秩序化,並達成有機的規格化,此為預鑄發展的主要條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磚既是模矩配合的最好例子,能藉大量工業化生產降低成本,此亦即預鑄構件最基本的特性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預鑄的觀念很早即存在於人類的實質營建發展中,如早先希臘、羅馬大量製造的大理石柱,以及中國建築中引為特色的斗拱,皆可視為早期的預鑄,其中已含有現代預鑄所倡導之模矩及標準化概念,不過這些仍屬手工時代的產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自工業革命後,預鑄已更進一步與工業化生產相結合,而發展成為系統營建(SystemBuilding)的形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西元一八四○年,法國人孟尼爾(Monier)首先取得預鑄混凝土(P.C.)工法的專利,一九五一年,倫敦博覽會以不到六個月的施工時間,完成了令世人矚目的水晶宮(CrystalPalace),即是充分發揮了預鑄工法的功效。</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後預鑄仍持續進展,唯一般人仍將之視為臨時性的營建技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至一九三○年代,預鑄的實用化構想才漸趨成熟,並進入試驗工業化生產的階段,歐美各國預鑄工廠也紛紛成立,其間雖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一度呈停頓狀態,但至一九五○年代,因戰後急速的復建工作,而產生大量的房屋需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時歐洲共同市場的建立,驟然地帶來了整體的經濟繁榮,促成勞動者與技工的缺乏,加上北歐區域地理上自然條件的限制-施工期限等各種因素的衝擊,迫使房屋建築施工法非加以修正改良,則不足以滿足實質環境的需要,是以預鑄構造即大量應用於建築方面。</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如今,由於預鑄工法中的接合部,因材料強度品質,以及焊接強度之提高,設計理論之改良確立等客觀形勢的成熟發展,預鑄不僅在非地震帶國家中大量採用,即在地震帶地區,也逐漸有高層預鑄建築之出現,可見預鑄的觀念,如今不僅專業人員,即便是一般民眾也皆能接受,並正視它的存在價值。</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臺灣,早期也有預鑄技術的應用,但僅應用於橋梁上、圍牆上,並未應用於房屋建築方面。</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民國六十年,國內才與日本技術合作成立第一所預鑄混凝土版製造工廠;</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於六十二年,在臺北市民生東路社區,建造臺灣地區第一棟預鑄構造公寓,此為國內預鑄混凝土房屋的開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預鑄的主要功效在於:一、容易品管:因各組件預先在工廠鑄造後再運至工地組合,因而各構件品質,可在工廠以系統化、標準化方式加以管制,且不受天候影響,強度絕對達到設計標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二、縮短工期:預鑄房屋只需在現場將預製組件加以組合即可,省卻了傳統構造方法在現場釘模、紮筋、搗築、養護等步驟所占用的時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工期較傳統工法節省一半以上,相對的也縮短了資金周轉的時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三、大量減少人工:由於現今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工漸缺且工資高昂,長此以往,房屋興建大受影響,如採行預鑄的大量生產方式,人工需求可減至最小限量,即可相對的降低造價,同時因機械化生產也可使人為的差錯減低。</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四、由於預鑄係大量生產,易達到規模經濟的效果,且藉著房屋大量生產過程中,可連鎖刺激其他附屬工業的生產,間接的帶動了社會經濟的成長。</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以上所述,在氣候寒冷、工業發達、工資高昂的國家,將可達到提高產量,減低成本的效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然而預鑄品之體積及重量不利於運輸,按裝與接合亦非輕而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者,均將影響造價及施工技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游顯德)</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98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預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