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農業勞力】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農業勞力</FONT>】</FONT></STRONG></P> <P><STRONG>在工商業快速發展過程中,臺灣經濟結構已由以農業為主轉變為以工商為主的形態。</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農業生產占國內生產淨值的比率,在民國四十一年為百分之三五.七,至六十八年已降為百分之一○.四,同期間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百分之五二.四減為百分之三二.三,而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例,由百分之六十一,減為百分之二一.五,農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減低,是經濟發展所造成的必然結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農村過去有大量剩餘勞力,因此農業生產採用勞力集約耕作力式,鼓勵農業在狹小耕地面積上推行多角化經營,提高複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產量,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農村青年大量流向工商業,農業勞力已由民國五十八年的一百七十三萬人,減至六十八年的一百三十八萬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於農業勞力的減少,農業工資不斷上漲,以往勞力集約的耕作方式,必須逐漸轉變為資本集約的耕作方式,並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以加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且農村移出的勞力又多屬青年人,因而使農村勞方有逐漸趨於老化現象,也促成兼業農家的增加,根據農業普查資料顯示,兼業農戶的比率已由四十九年的百分之五十二增加至六十四年的百分之八十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勞動人口係指十五歲以上,具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願的人口。</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農業勞力供給係指在一時點,一個社會所能提供給農業生產部門的勞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根據經濟建設十年計畫,在計畫期間前五年,由於人口繼續增加及勞力參與率的提高,勞力供給將由民國六十八年約六百五十萬人增至七十三年的七百四十四萬人,平均每年增加率為百分之二.七,計畫期間後五年,因十五歲以上人口增加率下降,人力供應趨緩,勞力供給增加率下降為百分之二.三,至七十八年勞力供給為八百三十一萬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勞力總需求上,計畫期間前五年將月六百四十二萬人增加為七百三十四萬人,平均每年增加率為百分之二.六,計畫期間後五年平均每年增加率降為百分之二.二,至七十八年勞力需求人數增為八百二十萬人,以上係臺灣區總勞力供需量的變化情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農業就業人數由於近年經濟結構的變化,農業勞力大量外移,及政府大力推行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結果,農業勞力逐年遞減,估計將由六十八年的一百三十八萬人,降為七十三年的一百三十萬人,至七十八年更降為一百二十三萬人,每年平均下降率為百分之一.二,其占總就業比例將由六十八年的百分之二一.五,降至七十三年約百分之一七.七至七十八年降為百分一四.九。</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就農業勞力的教育程度而言,根據民國六十三至年十月勞動力調查的報告,不能讀寫的占百分之二八.五,自修占古百分之七,小學占百分之五四.五,初中(初職)占百分之七.五,高中(高職)占百分之二,三,師範及大學占百分之○.二,其中如估計初職與高職大都為接受農業職業教育者,則僅有百分之二.五而已。</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可見農業勞力的教育程度偏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臺灣農業勞力之形態,有家族勞動、雇傭勞動及包工等,各勞動形態之特質,工作不連續且不易分工,在經濟上有生產及家計相互融通性,在生產上則是相互代缺性等,但到農閑期則有勞力剩餘的現象,若一味鼓勵其轉業,而沒有健全的生產計畫與就業政策為目標,恐會導致過多流出量、農村老化、婦女化、教育偏低的現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吳潮中)</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72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