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農業人口】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農業人口</FONT>】</FONT></STRONG></P> <P><STRONG>臺灣現有的農地資源非常有限,在農業經營過程中未來所需要人力,必須在質的方面應有相當的改進,才可以適切配合目前的農業經營環境,以求適應也已逐漸開始改變的農業經營方式。</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力資源在目前是經濟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其最大的價值,在於提供高度的知識,運用各種生產所需的因素,來完成生產工作,不管農業或工商業、土地,資本、勞力、技術、管理這五種基本生產要素,如何完善配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乃是靠人們的智識作調整,因此,人力素質的好壞,便會直接影響到經濟的成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農業人口的培育,是要發揮高度的知識,以達成最高的經濟效益,也就是應該提高單位勞力的生產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目前在臺灣提高單位勞動生產力,大多採用二種方法:一種是加強技術的改進,另一種就是使低使用勞動的部門,慢慢移轉到比較高度使用部門,這種調整也就是我們農業生產過程中,所能遭到的現象,因為這也是經濟生產形態發展應有的生產力所轉移的背景。</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臺灣農業人口隨著經濟發展以後經濟結構的轉變,工商部門大量吸收農業人口,尤以農村青年大量湧向都市工商業移動,因此農業人口乃產生質與量的變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五十四年,農業就業人口為一百七十萬三千人,占總就業人口百分之四五.四,以後農業人口即形成逐年降低,至六十九年,已降為一百一十八萬一千人,占總就業人口百分之二一.九九。</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目前臺灣農業人口外流的情形,不僅是量的外流,而且更嚴重的是質的劣化,尤其是農業人口年齡的增加現象,五十四年農業人口平均年齡為三四.四二歲,至六十九年其平均年齡增為四一.五九歲。</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惟農村農業人口在逐年遞減與變成為高齡過程中,卻在政府大力推行普及教育,及有計畫培育下,促使農業人口教育水準逐年提高,五十四年不識字的農業人口占百分之三四,二,六十九年則降為百分之一八.二,但若將農業就業人口的教育程度與工業部門生產工作的教育程度相比較時,似又有劣化的現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農業人口的外移,原係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種自然結果,實不足為憂慮,且農業人口減少,有助於每一單位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但如果留在農村農業人口的品質逐漸低落,這對於農業的發展當有深遠和不利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根據十年經濟計畫,民國六十九年至七十八年期間,雖然農業人力平均每年淨減少約一萬六千人,但由於遞補人力每年平均高達四萬五干人,故淨增人力平均每年為二萬九千人,其中前五年(自六十九至七十三年)平均每年淨增二萬八千人,後五年則高達每年三萬人,有關農業人口,除了人力計畫中所列的直接從事農、林、漁、牧等生產人員外,仍應包括農業生產有關前後連鎖的農產品事業,以及農產品銷售事業的人力在內統稱為農業人口,即應將農業生產部門擴大為農企業部門,其估計每年淨增補的農業人口為三萬九千七百七十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吳潮中)</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97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