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新聞●美國之音】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新聞●美國之音</FONT>】</FONT></STRONG></P> <P><STRONG>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為了對抗共黨的宣傳,成立了美國之音(VoiceofAmerica,簡稱VOA)電臺,總臺設於紐約,並在美國友好之國家設立轉播臺。</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西元一九五○年代至一九七○年代中期,美國之音由美國新聞總署管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美國新聞總署(UnitedStatesInformationService)為美國國務院下之宣傳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依據其成立之規定,不得對美國國內宣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任何文字、視聽材料均不得由該總署向美國國內散播,以防國家之宣傳機構成為政府官員圖謀政治利益之工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發射設備部分設於其國內,均定向播音,國內無法收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卡特總統時將美國新聞總署更名為國際交流總署(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gency,簡稱ICA),實際上組織及功能均未改變,美國之音仍隸屬其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六三年,美國之音在其國內設有二十五個強力臺,國外有八十一個強力臺,向世界各國以五十種語言播音,每週播出時數,逾七百小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外經常以節目提供其他國家電臺播出,每週達五千小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七二年,美國之音國內增加至一百一十四具發射器,分布於五個主要播音站,海外則設有十二處主要之轉播及播音電臺,播出時間每週九百三十一小時,以三十五種語言播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播出頻率多達六十餘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至一九八一年,美國之音的播音時數未顯著增加,而播出語言增至三十九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目前它在美國的北卡羅萊納州、俄亥俄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設有電臺,另外在西德、英國、希臘、賴比瑞亞、摩洛哥、菲律賓和斯里蘭卡設有海外電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美國之音除了本身的播音外,並資助兩座專向俄國及東歐播音之電,「自由歐州電臺」(RadioFreeEurope)和「自由電臺」(RadioLiberty)。</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兩座電臺於一九八一年每週播出時間達一千零三十小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然而即使三座電臺廣播時數相加,仍不及蘇俄「莫斯科電臺」(RadioMoscow)的每週八十二種語言二千一百小時的廣播。</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許國楨)</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060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