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3 01:12:50

【解構主義】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解構主義</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Deconstructionism</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解構主義是主張打破語言、文學、思想、制度等的內在結構的一種思潮,興起一九六○年代,代表人物有法國學者德希達(JacqueDerrida,1930~)和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的理論從語言的解構出發,進而達到對思想與理論的解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主張在語言中意表(signifier)與意旨(signified)並無確定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意表所表現出來的意義是懸盪不決的,一個意表往往含蘊另外一些意表,這些所含蘊的意表本身也是懸盪不決的,各自含蘊另外一些意表,所以意表所尋求的應該是一種開放性、延展性、擴散性的探討。</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種觀點可由兩方面來了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首先,我們對一個名詞的解釋總是借用許多其他名詞(在詞典中最為明顯),而這些用來解釋的詞句本身的意義又靠其他詞句建立,所以一個詞句總是聯繫著許多詞句;</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次,就本文或原文(text)脈絡來看,詞句在本文中必然受全文脈絡的影響,考量一個詞句的意義,必須顧及前後詞句,而前後詞句的含義又受它本身前後詞句所影響,所以沒有一個詞句具有確切意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又強調我們應該重視書寫本文的豐富與多元性質。</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指出:自柏拉圖(Plato,427~347B.C.)以後,歷來的學者大多認為「語言」表達優於「文字」表達,他們覺得語言是說話者的直接且當場的表達,能充分代表說話者的心意,文字則是間接的表達,表述者不在現場,容易被誤解或曲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認為這是「語音中心」(Phonocentric)的觀點,誤以為說話者能確切地用語言傳達某種確定的意義,而不知言詞的含義是多元而不定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事實上,由於言詞的不確定性,使說者所用的語言和聽者的解釋都有了相當的模糊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主張口說並不優於書寫,說只是寫的一種特殊形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認為語音中心主義的根源是西方傳統思想中的「理語中心」(Logoscentric)觀點,這種觀點以為語言是世界秩序的表現,顯示永恆的道,也顯示人的理性能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人們籠統地相信有某些終極的東西,於是產生諸如上帝、觀念、本體、本質等名詞,後人則又因這些名詞而相信有某些終極的東西。</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認為這種理語中心的思想亟待商榷。</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進一步指出,在理語中心觀點的影響下,過去的文化傾向於單一化,因為人們習於尋求一終極原則來為思想與社會文化建構統整的解釋體系,使得文化的發展侷限在固定的框架,不能多元發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希達主張要打破、拆除知識或文化中的那種中心主導結構或整體性,消除中心與邊緣、內與外、在場與不在場等的對立,使階層秩序解體、倒轉、互相補充交流,使人們的思想和認知方式不再限於固定的格套,而呈現多彩多姿的風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巴特的理論是從文章的解構,而達到對思想、體制的解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巴特認為從來沒有所謂第一手的、獨創的文章,任何文章所包含的元素(包括概念、語文、文體等)都是來自於先前的其他文章,作者寫作是採摘其他原文的質素,重新組合為一篇新的文章,文章中的每一成分都可在其他原文中找到痕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所有的原文都是互相關涉的,巴特稱之為互涉本文(intertext)。</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個作者以為自己精心結構的作品能夠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讀者,然而問題是作者對自己作品中的各元素有一套看法,讀者則可能有另一套看法,例如:作者對其一名詞的使用是依據甲原文的用法,但讀者可能只在乙原文中看過這個名詞,於是以乙文的用法套在甲文的這個名詞上。</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所以作者寫作的互涉原文和讀者閱讀的互涉原文並不相同,寫作和閱讀所得便有許多歧異。</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件作品問世,作者即與作品不相干,又因為作者寫作時,文體、文字、概念皆受制於既有文體,自己並無自主性,所以巴特決然聲稱「作者已死」,把一切作品詮釋的可能性交給讀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巴特並進一步否認任何一貫的、整體的思想或信念體系,並認為所有統整性的政治理論與行動都是危險而可議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一派觀點指出了語言和文字本身有缺點,即是語言和文字的「本意」往往因說者或作者自己「意有所指」,使名詞或詞句失去了固定的意義,造成說話時說者和聽者不能達到明白的溝通,或是作者和讀者間產生誤解。</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但是論者並未提出具體的建議,而語言和文字又是溝通和傳播必不可少的工具,解決之道,可能只有求之於說者在說話時確切說明所說的意義,或是作者在寫作時對名詞和概念等申明自己所持的意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否則如果只是打破結構或解構,將使語言文字的意義更陷於混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