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式語言教學法】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溝通式語言教學法</FONT>】</FONT></STRONG></P> <P><STRONG>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ethod</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溝通式語言教學法」於一九七○年代盛行,其產生的背景一方面是當時英國應用語言學派的學者反對過去只偏重語法結構的第二語言教學方式,而強調流利溝通的教學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另一方面受到當時歐洲共同市場的成立需要大量外語人才的影響,當時的歐洲文教機構「歐洲文化協會」致力於各種外語教學法的研究,並選用和修正當時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D.A.Wilkins)使用的溝通式教學法教材大綱,奠定了溝通式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溝通式語言教學法的目標在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使他們在適當的環境中使用第二語言與人溝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該教學法強調第二語言是教室溝通的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溝通的過程中,說話者可選擇說什麼和如何說。</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透過有系統語言的溝通活動:傳遞訊息、選擇與回應,學生不僅要學會如何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的語言,還要能使用適當的語言形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待學生學會語言的功用、情境用法與對話者的角色後,再學文法和字彙,並結合四項語言技巧的溝通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教師對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來說,只是個輔助者、指導者、和相互溝通者,也是教室遊戲的經營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且教師常容忍學生的學習錯誤,視其為溝通技巧發展現象的過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外,教學教材廣泛、活潑,如語言遊戲、戲劇、圖片、故事及解決問題的教材等,均為主要教學媒體,頗能引起學生興趣,作有意義的溝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溝通語言法的優點是在開放的課堂裡學生都有機會表達想法與意見或重新組織所學過以及所要表達的想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於語言的實用性,溝通語言教學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甚至可幫助學生將個性融合於第二語言學習中。</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如母語人士般的發音及語言結構練習是不需要的,所以很容易鼓勵學生從頭開始學起,並且應用到四種語言技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外,由於教材與社會情境有關,所以學生能學到第二語言的文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然而溝通語言法在教學上也有一些限制,如需要非常有經驗的教師去鼓勵學生參與語言溝通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於教學中強調語言的流利而不強調正確性,學生的發音和文法結構大都不甚理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且由於學生缺乏訂正錯誤的回應,所以教師很難評量學生的學習過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